“营城船舶的建设项目今年能完工吗?”文学看向了李学武问道:“上次我同徐斯年问过,他也没说仔细,是不是有什么顾虑?”
“他是谨慎的性格,顾虑是有,但多半是不敢打包票。”李怀德淡淡地说道:“今年应该完不了吧?”
后面这一句问的还是李学武,作为集团负责人,他还是能经常听见李学武有关于辽东工作的汇报。
“明年年初吧,至少是这样。
李学武斟酌了一下,给出了一个模糊的答案,徐斯年就是这么说的。
董文学微微摇头讲道:“当初步子迈的就比较大,现在建设周期拉长也是很正常的,慢慢等吧。”
“营城港区呢?”李怀德微微昂起头,看着李学武问道:“三年时间,今年可是关键的一年。”
“还是借上营城船舶的力了。”李学武点点头,肯定地讲道:“徐斯年同志对这个工程贡献很大,做了不少工作,包括地方的沟通和协调。”
“营城港区一旦运营,甚至是连滨城船舶都会受益。”
李怀德想了想讲道:“你同滨城船舶谈一谈吧,加深一下合作。”
“是基础啊,还是项目啊?”
李学武抬了抬眉毛,讲道:“听您这么一说,滨城船舶也要发达了,还能不能认咱们还是一回事呢。”
“呵呵呵??”李怀德也被他逗笑了,抬起手理了理他那日渐稀薄的几根碎毛,点头说道:“你看着办,尽量整合渤海湾的航运资源吧。
“那津门和秦州的港口。。。。。。”
李学武迟疑地看向老李问道:“这边也得做一做工作吧?”
“秦州主要是煤炭和渔业码头,你觉得有必要做港区协调吗?”
李怀德看了他讲道:“津门港这边我同高副主任谈过了,她去谈。
“毕竟是渤海湾的一个重要港口,现在不重视,往后再重视就怕晚了。”李学武谨慎地提醒道:“相信冀省对咱们的合作也是欢迎的。”
“嗯,考察看一看吧。”
李怀德端起茶杯抿了一口,随后讲道:“营城港区到奉城这条线的铁路运输调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他认真地强调道:“尽量建立正常的合作关系,感情牌不太管用。”
“我明白您的顾虑,下来我同调度处的同志碰一下。”李学武点点头,看向老李问道:“不是说集团要成立联合物流发展总公司吗?”
他又看了看文学,问道:“同铁路那边谈的怎么样了?”
“京城铁路自然是愿意的。”董文学拧了拧身子,侧身坐了,看向老李讲道:“估计上面还是有顾虑。”
“那就一点一点干呗。”
李学武笑了笑,没太在意地说道:“京城铁路愿意合作,那就先成立联合物流京城服务公司。”
他手指敲了敲椅子扶手讲道:“等京城公司发展好了,其他公司再组建,合并一起组建总公司。”
“麻烦是麻烦了一点,可总比拔着脖子等他们强。”
文学也是赞同他的意见,看向老李讲道:“不如先干起来。”
老李点点头,对这个意见也是认同的,看向董文学说道:“下来上会讨论一下,可以的话就先执行。”
说完,他又看向李学武讲道:“联合物流这边好处理,联合储蓄银行进辽东这件事你得谨慎一点。”
他强调道:“就算有辽东工业支持,同本土资本牵线搭桥,这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我这些天也在琢磨。”董文学接过话茬讲道:“辽东工业邀请联合储蓄银行进驻辽东的想法是什么。”
“工业变革遇到阻力了呗。”李学武端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讲道:“他们是想一口气吃个胖子。”
“可资本不是这么运作的。”董文学微微皱眉讲道:“一旦联合储蓄银行的资本运作达不到他们的心理预期,你有想过未来协调的后果吗?”
“合规兼并,合规经营,故意找茬吗?”李学武瞧了他一眼,又看向老李讲道:“有红星工业区在钢城,我想辽东工业的负责人不会这般短视,况且咱们也不怕他们找茬儿。”
“出售十六家储蓄所,主动提供六家信用机构供联合储蓄银行兼并,是他们自己撑不下去了。”
老李双手抱在胸前,微微皱眉讲道:“机遇是真的,联合储蓄银行如果能在辽东开花结果当然是好事。”
“资本运营有着规律和原则,不能因人为干扰和意愿而改变。”
他严肃着表情讲道:“联合储蓄银行去辽东,必然会带动其他资本转移,相关项目的开发资金压力也能得到缓解,这是双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