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洄唠唠叨叨:“两位哥哥都是成年人了,在正事面前能不能有点成年人的表现和担当,这像话吗,这在我一个当弟弟的面前像话吗?”
哥哥哥哥,要被他哥哥晕了。
萧叙一口茶喝下去,淡淡道:“你嘴里的哥哥真廉价。”
萧洄:“那是。”
天之大,一声哥哥走天下。
温时莞尔:“看这情况,我要是再不答应,倒显得我不识抬举了。”
萧洄忙道:“岂敢。”
左不过是多撒两娇的功夫。
“要讲什么,说吧。”
萧洄发现,一旦抛弃“萧叙”和“温时”这两个不得不“对立”的身份,他们默契得如同相交多年的老友。
一番交谈下来,他甚至感受到一种相见恨晚的遗憾。
“这便是你说的计划?”提起正事,萧叙变得异常严肃,“造房子不是你想的那般容易,首先得有地。”
萧洄是这样打算的。
难民们不可能日日待在城外,如今三州重建的消息已经传回京都,能回去家园固然好,但难的是那些被大水冲垮了住宅无处可去的人。
京都没有那么多的房子收容他们,萧洄就准备造房,将那些无家可归又不愿回三州的人留下来,给他们户籍。济世堂的存在刚好可以解决难民们的生计问题。
济世堂的门业无处不在,他们可以提供许多工作的机会,使这些难民真正在京都安身。
当然,还是有点私心在的。先前从金陵变卖了铺子的钱,他打算用来跟济世堂合力办一个官方的“跑腿店”——专门干这种生意的。
在京都,也存在跑腿小厮,萧洄打算把这变成一种产业,可以送东西、送饭菜、送“快递”等。——也就是后世的“快递和外卖”。
刚好温时还开有花满楼,可以拿来试试。
“地我可以来解决。”萧洄把梁笑晓和沈今暃给他的那个钱袋拿出来,里面是京郊外两亩地的地契。
城内人多,想再在城内建造房屋不太容易。而且一天之内造出那么多户籍,就算是户部也不可能办到。所以选在城外是再好不过的选择。
“我让灵彦看过了,城外大多数都是王亲贵族的封地,这点我可以解决。”
萧叙:“你如何解决?”
少年粲然一笑:“山人自有妙计,大哥就别管了。”
他嘚瑟的嘴脸落在萧叙眼里,看得他手痒痒,直接上手在他眉心点了一下:“臭小子。”
萧洄配合地往后仰了一下,然后装出一副很疼的样子:“哎哟!”
温时被他逗得笑出了声,萧洄耸肩,表示:没办法,这大小孩就这样。
萧叙:“……”
萧洄拿起笔,在纸上画道:“难民的户籍,建造房屋的工人便交给大哥——我们不需要太多建造工人,要找那种愿意将本领交出来的工人。”
这样的工部有很多,都是元老级别的老人了,得靠萧叙出马。
“以前我读过一些古籍,于手工创造这种颇有心得,这两天我也设计了一种占地面积小、容纳人数多的房子。哥,你找到工人后我来跟他谈谈。”
萧洄在“户籍”、“工人”、“房屋”分别画上勾。
“有了住处后,便需要济世堂为他们提供生计。”萧洄看向温时,从袖子里摸出两张折好的纸条,“这个内容有点多,我都把它们写下来了,阿时哥,这个你可以拿来做参考。”
想了想,他又补充一句:“我脑子笨,只是提的意见,也不一定全按着我的想法来。”
接过纸条,温时也没着急看,闻言似笑非笑地看他一眼。
萧洄丝毫不心虚。
他又在“工作”、“收入”后面打了个勾。
纸上画的是一个表格,横七排竖八排,萧叙看了眼,没看懂上面的东西,但大致明白这是用来干什么的。
他指着这些框框和勾勾道:“我看你脑子一点都不笨。”
条理如此清晰,分明就是想好了所有,叫他们来也不为商量,是为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