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为是‘所有人’一起同意的,才最可怕。”小星说,“集体妥协往往始于一点点退让。第一次你说‘这段历史太残酷,孩子看了会做噩梦’,第二次你说‘那段爱情结局太悲,不如改成团圆’,第三次……你就忘了原本的真实是什么模样。”
她抬起手,指尖划过虚空,展开一幅地球全息图。图上遍布红点,每一个都代表一处正在进行“记忆柔化处理”的区域。
“现在,全球已有63%的公共记忆经历了不同程度的修饰。而最讽刺的是??”她顿了顿,“这些操作,使用的正是当年苏晚留下的技术框架。她本想用来唤醒真相的工具,如今成了新一层粉饰太平的画笔。”
众人陷入沉默。
良久,张启年缓缓开口:“所以……你出现,是为了阻止这一切?”
小星点头:“但我一个人做不到。我需要新的‘守忆人’,不是靠科技强化的大脑,而是真正愿意承受痛苦、守护真实的普通人。我要重启‘静默组’,不是作为秘密机构,而是作为全球公民自愿参与的记忆监察网络。每个人都可以提交见证,每个人也都有权质疑任何被广泛接受的‘共识记忆’。”
“可这样不会引发混乱吗?”有孩子怯生生地问。
“会。”小星坦然承认,“一定会有人因回忆起背叛而愤怒,有人因知晓真相而崩溃,国家之间也会因历史责任爆发争端。但比起生活在虚假的和平里,我宁愿选择真实的疼痛。因为只有痛过,才知道什么是真的爱;只有哭过,才懂得笑有多珍贵。”
她转向小女孩,目光柔和下来:“而你,是第一个听见我呼唤的人。你手中的银铃,是我母亲留给世界的最后一份信物。它不会唱歌,也不会发光,但它能‘共鸣’??当你靠近一段被隐藏的记忆时,它就会震动。你是第一个‘听觉者’,也是新一任守忆火种的持有者。”
小女孩怔怔地看着手中的铃铛,眼泪无声滑落。
“别怕。”小星伸出手,虚影轻轻拂过她的发丝,“你不需要马上明白一切。只要记住:当你听见内心的声音告诉你‘这不对劲’的时候,请相信它。哪怕全世界都说那是错的。”
当天傍晚,众人返回地面。石阶隐没于山体,仿佛从未出现。但每个人的胸膛里,都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认知。
几天后,联合国召开紧急会议,讨论《残响录》泄露事件及“记忆柔化”争议。各国代表激烈辩论,有人主张全面审查公共记忆库,有人呼吁彻底废除审批制度。就在僵持不下之际,全球网络突然同步播放一段视频。
没有片头,没有署名。
画面中,小女孩站在安第斯山谷的教室前,手中捧着那枚锈迹斑斑的银铃。她什么也没说,只是将铃铛轻轻贴在耳边,然后缓缓举向镜头。
一秒,两秒,三秒……
紧接着,世界各地的观众同时听到了一声极细微、却无比清晰的回响??
叮。
像是雨滴落入湖心,又像是一颗种子破土而出。
随后,屏幕变黑,浮现出一行字:
**“记忆不死,只是沉睡。等你唤醒。”**
视频结束后十分钟,全球共有两千三百万人自发上传了自己的“未编辑记忆片段”,包括亲人离世时的恸哭、战争中的恐惧、被背叛的绝望,以及……那些曾因“太过悲伤”而从未敢分享的爱。
与此同时,在火星殖民地的麦田边,一阵风吹过。
挂在田埂上的铃铛轻轻摇晃,发出一声悠远的轻响。
遥远的地球上,小女孩睁开眼,望着夜空微笑。
极光再度流淌,三个字静静浮现:
“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