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结束。
霍以朔对小八竖起大拇指,“刮目相待!简直让我刮目相待!你今天中午要请我吃饭。”
小八:“……”
“借过。”
霍以竞从两人中间走过,回到办公室,发了脾气。
助理小心翼翼的说道,“霍总,您说,小霍总他们夫妻两人你唱我和,彻底把您架了起来,他们夫妻两人的关系真的像是传说中的那样吗?”
霍以竞握紧拳头,“有备而来啊!”
助理给霍以竞手磨了杯咖啡,“我也觉得是这样,如果夫妻两人真的早已经貌合神离,过不。。。。。。
夜色如墨,却压不住月光的清辉。周临川守着女儿的呼吸声,在寂静中听出了时间的重量。阿?睡得并不安稳,小手攥着他衣角,眉心微蹙,仿佛梦里仍有警报回响、机械低鸣。他轻轻抚过她的后背,一遍遍重复着那句无声的承诺:不怕了,爸爸在。
可他知道,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酝酿。
凌晨三点十七分,书房终端自动唤醒。一道加密频段切入,是商景予的声音,冷静得近乎冷酷:“B区基地热源持续上升,过去六小时新增两个活跃节点。南极气象卫星捕捉到地表轻微隆起??有人或什么东西,正在试图破冰而出。”
周临川缓缓坐直身体,没惊动熟睡的女儿。他调出地图,红点刺目地钉在极地荒原深处,与当年“静默计划”的备用设施坐标完全重合。而更令人不安的是,那片区域的地磁读数出现了异常波动??和七日前雪山基地崩溃前的征兆一模一样。
“郑怀安最后写下的‘钥匙’……”他低声自语,“不是指阿?,而是她体内尚未激活的共感基因序列?”
记忆翻涌而来。林婉柔曾在日记中提过一种“共鸣锁”,只有当母体意识信号与子代生物频率完全契合时,才能开启深层神经网络中的隐藏协议。她将这项技术称为“春种”??埋下一粒种子,等它在爱中发芽,才能唤醒沉睡的真相。
而阿?,正是那颗被种下十年的种子。
窗外雷声渐远,雨滴轻敲玻璃。周临川起身,披上外套,动作极轻地退出房间。他在走廊尽头接通视频通讯,画面里出现商景予的身影,背景是一间布满监测屏的地下指挥中心。
“你打算怎么做?”商景予问,目光锐利如刀。
“去南极。”他说得毫不犹豫,“如果那里真有残余实验体,甚至……另一个‘她’,我必须亲眼确认。”
“你知道风险。B区从未登记在任何官方档案中,极寒环境加上未知的共感干扰场,直升机无法靠近,只能徒步穿越冰裂带。而且??”商景予顿了顿,“一旦触发防御机制,可能会引发连锁觉醒。我们不知道那些孩子是否还保有人性。”
“正因如此,我才不能让别人去。”周临川声音低沉,“他们是高敏者,不是武器。若他们醒来第一眼看到的是枪口,那我们和郑怀安有什么区别?”
商景予沉默片刻,终是点头:“运输机两小时后起飞,我会派小八随行,携带最新版共感阻断器。但记住,你只有七十二小时窗口期。超过这个时间,国际监察组将强制介入,届时局面失控,谁都救不了任何人。”
通讯结束,周临川回到卧室,静静看着女儿熟睡的脸。他取出一枚银色吊坠??那是林婉柔留下的唯一实体遗物,内嵌微型共振芯片,能模拟她的心跳频率。他轻轻挂在阿?颈间,又在床头留下一张字条:
>“麻雀不怕风雪,因为春天总会来。爸爸很快就回来。”
然后,他转身离去,脚步坚定,不留一丝迟疑。
---
南极洲,极夜未尽。
狂风卷着冰雪抽打人脸,像无数细碎玻璃划过皮肤。周临川与小八带领四人科考伪装队,步行穿越长达十五公里的冰隙峡谷。每一步都踩在薄冰之上,脚下百米深的幽蓝裂缝中,暗流涌动,仿佛大地张开的咽喉。
“距离目标还有三公里。”小八通过骨传导耳机汇报,“热源信号更强了,至少四十个生命体征稳定。奇怪的是……它们的脑波模式,全都同步于一段旋律。”
周临川心头一震:“哪段?”
“《摇篮曲》。”小八声音微颤,“但不是我们发布的版本,而是……原始录音。二十年前,林婉柔亲自录制的那一版。”
他的呼吸凝滞了一瞬。
那首歌,只存在于极少数研究日志的音频附录中,从未公开。连阿?听到的,也是他后来重新编排的简化版。唯有真正参与“静默计划”核心的人才知道原曲的存在。
“说明有人在里面播放它。”他说,“不是系统自动运行,是人为启动。”
越接近基地入口,空气越变得奇异。温度反常升高,冰雪融化成水汽,在空中凝成淡紫色雾霭。地面浮现出类似泪铃兰根系的金属脉络,沿着冰层蔓延,发出微弱荧光。
终于,他们在一处冰崖下方发现隐蔽通道。厚重合金门半掩着,表面覆盖厚厚冰霜,门框刻着一行小字:
>**“欢迎回家,守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