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6章
“生了个大胖小子,八斤二两,顺产,母子平安。”
“哟,他媳妇儿个头小,还顺产生了个这么重一个娃娃,受苦了哟。”
“是啊,我就说给高安福说呢,女人生娃娃是一道坎,受了太多的苦,让他一定要对他媳妇好点儿。”邱琼先道:“这个娃娃身边也没有一个老的提点,坐月子都是请的月嫂,哎。。。。。。”
“不担心,请月嫂好,人家现在的娃娃都讲究的是科学喂养,不像我们当年裹上尿片片喂了奶往箩篼窝里一扔就半天半天的不管。。。。。。”
这一天,村里的八卦和邱琼先儿媳妇闹上门说到高安福生了一个儿子。
最后就是高安福生了一个儿子的事儿在村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毕竟,高家人丁败得特别的快,高家若不是还有高安福这个私生子的存在,高家在这个村里销户了。
当年高思文修的豪华大院子还矗立在那里,但早已是物是人非了。
人们谈论的事儿就更多了,都在感慨:不管再有钱都没用,还是要有人。
有人就有一切,有人没钱还可以赚;有钱没人,钱就是一堆纸。
高思文就是最好的例子,他可是全村第一个出国的人,听说在国外还挣了大钱,最后两口子都变成了灰,高安福去国外继承了遗产,骨灰都没带回来。
现在高安福的日子过得可好了,亲爸亲妈的遗产都归他。
人家现在还当爸爸了,真是有福气噢!
与此同时,杜红英也接到了高安福的报喜电话。
“恭喜恭喜。”杜红英道:“等我到了京城给小孙子发红包。”
“谢谢您,幺娘。”
高安福是一个懂感恩的人:“如果没有您和爷爷奶奶,我不可能有今日。”
一直以来,他都觉得自己是一个多余的。
现在他有了自己的温馨小家庭,有了妻子,有了儿子,成家立事的高安福特别的感慨。
他是不幸的,有那样一个不堪的出生;他又是幸运的,破破烂烂的人生路上,还有爷爷奶奶和幺娘给他逢缝补补,给他撑伞,让他有了不放弃的信念,才有了今日的成就,才有了今日的幸福。
正如他和妻子聊起儿时的事儿时,妻子安慰他:越是黑暗的时候越不要放弃,说不定那一段时间只是黎明前的黑暗,熬过来前途一片光明。
现在的他,前方全是光明和坦途!
高家,高建林两口子也是感慨万千。
“谁能想到啊,你大哥一家今天还靠了高安福撑着了。”
“是啊,他们家败得太快了。”高建林摇头叹息:“早些年老人常说:猪吵卖人吵败,高家就怪张桂兰,一辈子那张嘴都没停息过,一天到黑都在骂高二娃;高二娃当兵去了就念叨大哥,说大哥这样不如别人那样不如别人。。。。。。”
“她就没骂过高思文一点儿。”
“她觉得他儿子高思文是个人才。”高建林道:“从小到大我就知道高思文是个表里不一的,成不了大事;高二娃是浅水困不住的蛟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