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省作协回来之后的第二天,李珞就被颜竹笙给缠上了。
因为之前答应去土豆家里吃晚饭,于是同意了颜竹笙要求陪她一整天的要求。
后来又干脆直接在土豆家里过夜,更是让颜竹笙和应禅溪晚上孤枕难眠。。。。
雪落了一整夜,清晨时分才渐渐停歇。城市被裹在一层厚厚的银白之中,连空气都变得柔软而寂静。袁婉青推开窗,寒气扑面而来,却让她头脑格外清醒。她昨夜睡得极浅,梦里全是纸船漂浮的画面??一只只小小的彩纸船,在无边的黑水上缓缓前行,每一只船头都亮着一颗星星,像眼睛一样眨动。
她换上厚大衣,拎起昨晚整理好的资料袋,准备再去一趟“心灵书角”。今天是周五,心理课后将举行本学期最后一次团体分享会,主题是“写给未来的自己”。王朵朵说她已经写了三遍草稿,还偷偷塞进了一颗玻璃珠,“这样信就有重量了,不会被风吹走”。
校园比往日更安静,扫雪车刚刚驶过主道,留下一道道整齐的痕迹。袁婉青踩着碎雪走向教学楼,远远看见陈思媛正站在“心灵书角”门口跺脚取暖,怀里抱着一个保温桶。
“袁老师!”她笑着迎上来,“我煮了姜茶,想着大家待会儿写信容易入神,忘了喝水。”
袁婉青接过保温桶,指尖触到温热的外壳,心里也跟着暖了起来。“你总是想得这么细。”
推开门,阳光斜斜地照进来,落在那排贴满信件与画作的展示墙上。云南孩子们寄来的信已被分类归档,部分精选内容制作成了展板,挂在最显眼的位置。其中一幅连环画吸引了她的目光:四格小画讲述一只纸船从教室出发,穿过山川河流,最终降落在一片开满野花的山坡上,一个小女孩蹲下身,轻轻将它拾起。
“这是苏苗画的。”陈思媛低声说,“她昨天主动交给我的。她说,那只船里装的是‘没说出口的话’。”
袁婉青凝视良久,喉咙微紧。她知道,那幅画不只是故事,更是苏苗内心一次无声的呐喊。自从上次活动结束后,福利院反馈说苏苗开始参与集体绘画课程,甚至有一次在纸上写下三个字:“我想她。”
“我们能不能安排一次探访?”袁婉青问,“我想带王朵朵和几个志愿者学生去见见她?如果可以,也许能启动‘伙伴通信计划’的第一试点。”
陈思媛点头:“我已经和福利院沟通了初步意向。他们愿意配合,只要确保每次都有专业心理人员陪同。”
话音未落,门外传来轻快的脚步声。王朵朵背着书包跑进来,脸颊冻得通红,眼睛却亮得惊人。
“袁老师!我折好了!”她把一叠五颜六色的小纸条递过来,“这是我写给未来自己的话,我要放进纸船里,等十年后再打开!”
袁婉青接过,只见每张纸上都用工整的字迹写着一句话:
**“我希望十年后的我,还能记得现在有多勇敢。”**
**“我不怕黑了,因为我学会了画星星。”**
**“如果有人难过,请你带他来心灵书角,就像你带我那样。”**
最后一张纸上画着两个人影并肩站着,头顶是一片星空,旁边写着:“谢谢你没有放弃我。”
袁婉青把纸条小心翼翼卷好,放进一只蓝色纸船中,又用蜡封了口。“我们会把它珍藏起来,等到第十个春天再启封。”
上午的心理课如期开始。教室里气氛安静而庄重,每个孩子面前都摆着一张信纸、一支笔,还有一只空白的纸船模型。袁婉青站在讲台前,声音温和却不失力量:“今天我们不讲道理,也不分析情绪。我们只做一件事??把那些藏了很久的话,写下来。”
她顿了顿,补充道:“你可以写给逝去的人、远方的朋友、未曾谋面的陌生人,或者……未来的你自己。”
李晨第一个动笔。他的动作很慢,但每一笔都极其认真。中途停下一次,低头擦了擦眼角,又继续写下去。袁婉青走过他身边时,瞥见最后一句:
**“妈妈,我现在每天都会抬头看星星。你说过最喜欢冬天的星河,所以我答应你,永远不忘记仰望天空。”**
下课铃响时,全班三十一名学生,有二十八人完成了信件。有些人把信折成心形夹进日记本,有些人直接放进纸船,打算带回家里珍藏。
唯有角落里的张逸迟迟未动笔。他是新转来的学生,父母离异后随母亲生活,性格孤僻,几乎不与同学交流。据班主任反映,他曾因情绪失控砸过教室玻璃。
袁婉青走到他身旁,轻声问:“你在想什么?”
男孩低着头,手指抠着桌沿,许久才说:“我不知道该写什么……我家没人会读这些。”
“那你有没有哪一刻,觉得心里特别委屈,却没人可以说?”
他咬住嘴唇,眼圈忽然红了。“去年生日那天,我爸答应来看我。我在窗边坐了一整天,一直到晚上十点。最后只收到一条微信:‘爸爸临时加班,下次补你。’可他已经三年没来看过我了。”
袁婉青在他旁边坐下:“你知道吗?有时候一封信的意义,并不是一定要寄达。它可以是你对自己的一种承诺??告诉自己,你的感受值得被记录,你的存在值得被记住。”
张逸抬起头,眼神中有种迟疑的光。“真的有用吗?”
“试试看。”她递过一张纸,“就写一句最想说的话。哪怕只是‘我很生气’,也可以。”
十分钟过去,他终于提笔。写完后没有折叠,而是默默递给了袁婉青。
纸上只有短短一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