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我父刘玄德 > 第648章 论功行赏(第1页)

第648章 论功行赏(第1页)

第648章论功行赏

“这司马懿跑的倒快。”

刘封冷哼一声,心中很是不满。

不过好在天气也已经渐渐变热,草热的御寒、取暖的功能减少了许多,况且在刘封的控制区域內,部分蜀军县邑和犍为诸县都已经恢復了春耕,只要坚持到夏收,粮草就能在本地得到部分补充。等到秋收之后,那更是不会再有短缺粮草的风险了。

火势熄灭之后,自然由张松领著成都本地的州郡县三级官吏进行清点。

刘璋东撤,不得人心,几乎大部分官吏都没有追隨对方,而是以各种理由藉口留在了成都。

刘璋性格暗弱,杀心也小,看见这群人不愿意追隨,也就不做勉强,装作不知罢了。

刘封进了州府之后,头一件大事便是要论功行赏,尤其是张松、秦宓、杨洪、法正、孟达以及马球等人的功劳,必须儘快兑现。这不仅仅是左幕军的信誉所在,同样也是安定成都城中大小官吏的安心之举。

刘封堂前留下数人,分別是陆逊、徐庶、顾邵、孙权,张温、孙翊等亲信,共同商议此事。

最先开口的是顾邵,他与刘封身边內阁文书商议之后,擬定了一个初步方案,以供刘封参考。

“张子乔乃蜀中名门之后,川中大族子弟。张氏昆仲二人,並为刘季玉座上之宾,皆得其厚待,引为座上之宾。兄出为两千石郡守,镇抚一方;弟居州中,官拜別驾,实为百僚之首。

且子乔於主公初临之际,率先来投,更兼有首倡奉戴主公之议,復聚眾士、密定良策、召集豪杰、躬亲施行,以定大计等诸般功劳,实属诸功之冠。

今论功行赏,当以子乔为首功。依其功勋,观其劳烈,非外放大郡太守,不足以酬其忠勤。故诸臣暂擬汝南、江陵、九江、吴郡、南郡诸大郡,以其太守之职为子乔备选,庶几无负其功耳!

至於最终如何定夺,乃主公独断之权,臣等不敢擅专,仅供主公斟酌参考。”

听完顾邵的话后,张温、徐庶、孙权等人也尽数起身,躬身行礼。

“诸君勿需多礼,但请宽坐。”

刘封先让顾邵等人各自坐回原位,然后迟疑道:“诸君所擬,自无有问题。只是……”

凡事就怕一个转折。

隨著这一个但是,顾邵等人的心顿时提了起来。

事实上刘封还真不是苛责刁难顾邵等人,他们能够想到以大郡酬张松之功,按照常理来说,確实已经相当足够了。

毕竟张松並未有出任两千石太守的经歷,不可能一步登天,从別驾的位置上直接跳到州刺史的位置。

细数顾邵等人给出的汝南、江陵、九江、吴郡、南郡这五个郡国,毫不夸张的说就是刘封手中最为腹心的地盘了。

这些郡国都是下辖多县,產出丰饶,经济发达,人口眾多的膏腴之地,而且也是极为雄厚的镀金资歷。只要张松在这地方乾的不算特別差,將来几乎可以保送一个州刺史,入朝也当为九卿起步。

只是刘封却觉得这些安排虽然好,却有些不合时宜。

眼下不论是刘封,还是张松本人,必然都希望能留在蜀地。

於刘封,川中战乱,蜀地涂炭,张松作为蜀中名门大姓,又高居別驾之位,还是刘璋亲自封拜的,如果对方能以这样的名分为自己出面安抚人心,那无疑是事半功倍的效果。

於张松,初建大功,刚归於刘封麾下,家乡战乱纷飞,这让他如何能放心离开益州,前往川外赴任?

张松会不会觉得刘封是在过河拆桥,忌惮他在蜀中的声望,故而迫不及待的赶他出川呢?

“以我之意,暂不会让张子乔离川。”

刘封將心中的想法说了出来:“至少在收回广汉,將曹军赶回汉中之前,不可如此安排。”

陆逊、顾邵、徐庶等人还有些讶异,而孙翊更是满眼清澈,唯有孙权却是醒觉过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