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我父刘玄德 > 第650章 商议筹粮(第2页)

第650章 商议筹粮(第2页)

只是他们虽然对刘焉、刘璋父子比较亲近和支持,但因为本身力量过于强大,一直为刘焉、刘璋父子所提防戒备。

“诸公可知。”

张松轻抚案上金印,声如清泉击石:“左将军自去岁入川以来,已尽取蜀地西南六郡两蜀国,更兼其以左将军之尊,得天子之旨开幕,统领南方五州。如今坐拥带甲二十万,楼船艨艟,战舰万艘。这等声势,莫说是曹子脩、张公祺了,便是大将军亲至,亦要避其锋芒,退避三舍。”

张松这话里水分是相当的大。

刘封如今能实际控制的,主要还是犍为郡和益州郡,犍为属国和牂牁郡其实只是控制了郡府以及主要县邑,大量乡村完全没有时间收拾,只能放任自流,只要不掀起大叛乱,哪怕割地自据也暂时不会理会。至于巴郡,则主要是接收了赵韪的统治力量,如今也在消化之中。

至于剩下的越嶲郡和永昌郡,那根本就毫无影响力,只是双方麻杆打狼两头怕,互相提防,都不敢轻举妄动。

刘封这边固然是要集中力量先解决北方的威胁,乃至于掀起一场由西到东的大战役,想要一口鲸吞曹氏。自然不想分散精力去与这些山区野人打消耗持久战。

尤其是一想到对方即便打输了,往深山老林里一钻,那旷日持久的消耗以及毫无所得的收益,就能让刘封亏到吐血。

与之相对应,永昌郡那边的情况要好一些,当地是典型的羁縻制度,除了郡治以及几个汉民县城外,其他地方都是少民自治。

永昌郡的百越部落大部分都是心向汉室的,很少有独立的野心,愿意保持原状。只要刘封不想着去当地扩大权力,征收钱粮,是不会叛乱的。

原时空中,雍闿就在叛乱之后想要联络永昌郡一起作乱,结果被永昌郡百越部落们拒绝。后来雍闿想要向永昌扩张,又被打了个灰头土脸,损失很是惨重,为后来季汉平叛带来了相当的助力。

熟悉这一段历史的刘封自然不可能去招惹永昌郡的百越部落们,只是向当地派去了使节,告知当地官员和百越部落酋长们,左幕军已经接管了益州权力,当地依旧萧规曹随,不做更易。

同时,还许诺会组织商队,前往当地出售食盐、霜、香油、铁锅、布帛等紧俏物资,以拉拢安定当地的民心。

至于越嶲郡高定倒是个野心极大的货色,只是他的力量有限,只有数千兵马,而且刘璋在越嶲郡也有千余蜀军,再加上还有蜀郡蜀国的千余兵马从旁牵制,高定如今还在左右狐疑,不敢轻举妄动。

因此,刘封真正控制力较强的,只有巴郡、犍为以及益州郡三个郡国,蜀郡别看刘封好像只是占住了成都、广都、和江原区区三座城市,但事实上已经距离全取蜀郡不远了。

蜀郡拢共只有十一个县邑,但其中的精华却只有成都、郫县、江原、繁县、广都这五个地处成都大平原,水道纵横,为都江堰所灌溉的膏腴之地。

其他诸如临邛、湔氐道、汶江道、八陵、广柔、绵虒道等县邑都是在大山之中,人口、经济均是比较落后的地区。

如今五座精华之地中,刘封已得其三,而繁县姑且不提,距离成都不过二、三十里地的郫县是曹昂必然守不住的地方,在联军撤离成都之后,迟早是要放弃的。

因此,说一句刘封已经控制了蜀郡也毫不为过,但能不能从蜀郡获得钱粮人力的补充,就得看这些成都豪族们的态度了。

“左将军大势已成,只是其人礼贤下士,求贤若渴,与我等士人极为礼遇恩重。”

张松的目光略过堂上众人,尤其是赵氏留在成都的掌舵人赵琰、赵祎父子俩。

赵琰是赵典的儿子,与赵谦和赵温是堂兄弟。

赵谦早在初平三年就已经去世了,而赵温如今在雒阳担任司徒,因此,蜀中成都本地的赵氏家族由赵典之子赵琰、赵祎父子俩执掌。

同时,他们也是成都本地士族的领头羊,只要赵琰、赵祎父子俩点头,基本事情就成了一半。

如今堂上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赵琰、赵琰父子俩身上,莫说是张松了,就是秦宓、杨洪二人也是目不转睛的看着对方。尤其是杨洪,杨家和赵家已经两代结亲了,虽然不是杨洪姐妹嫁给的赵琰,可说起来两人依旧可以算得上是郎舅关系。

赵琰抬头扫过全场,不疾不徐的拱手作揖了下,随后道:“既然左将军与府君都言城中缺粮,要我等慷慨解囊。我等虽然艰难,却也不会袖手旁观,即便左将军与府君不言,我等自然也会竭力襄助。”

张松、秦宓和杨洪三人听见赵琰的话,顿时心中一喜,以为大势已定。

可万万没想到的是,赵琰紧跟着居然话锋一转道:“只是蜀中战乱已绵延两载,去岁春耕就大受影响,秋收更是为赵贼祸害,几乎颗粒无收。家中所余,不过历年积累罢了。可城中大户,谁家不是上百人的开销?我赵家阖府上下就有千余口,每月就需粮食两千余石,哪里又有多余的存粮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