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冥想:学习分辨“自己的情绪”与“他人的情绪”;
-午后行走:走入城镇村庄,不做干预,只用心感受;
-夜晚共唱:围坐篝火,齐声吟唱《茶青青》,并将当日所感编织成新段落加入其中。
林知遥担任首席导师,但她从不讲课。她只是坐在角落,看着孩子们自发组织讨论,偶尔点头微笑。风语者和院长也常来,有时带来一本旧书,有时只是默默泡一壶茶。
有一天,一个孩子问:“我们为什么要学这些?大人们不是说,感情是最没用的东西吗?”
林知遥望向远方,轻声道:“因为他们忘了,正是这些‘没用的东西’,让人愿意活下去。”
---
秋深之际,全球最后一座“中央共忆服务器”正式关闭。
仪式很简单:佐藤真也将一枚小小的陶瓷芯片放入火中,火焰腾起瞬间,天空浮现短暂极光,颜色正是茶青。随后,遍布城市的光幕逐一熄灭,像一场温柔的告别。
没人悲伤。
因为在那天晚上,全世界的孩子都做了同一个梦:
他们站在一片广阔的草原上,身边站着无数透明的身影。有人穿旧军装,有人披校服,有人裹着异国服饰。他们都微笑着,轻轻挥手。
一个少年走出人群,手持陶笛,目光清澈如初。
他对孩子们说:“谢谢你们替我活着,替我爱这个世界。”
然后,他转身离去,身影渐渐融入星光。
第二天清晨,所有听感儿童醒来后的第一句话都是:
“他走了,但我们还在。”
---
冬雪再临。
高原寺庙的回响之钟又一次响起。
这一次,不只是雪夜,而是每一天黄昏准时鸣响。据说,只要有孩子在钟下许愿,便能在梦中与思念之人重逢。更神奇的是,有些人醒来后发现枕边多了一片叶子,上面写着只有自己才懂的话语。
学者们仍在争论这是心理暗示还是真实现象。
但人们不在乎。
因为在这一年的新年庆典上,联合国举办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直播:来自一百九十三个国家的孩子,同时唱起《茶青青》。歌声通过量子网络实时传递,形成一道环绕地球的情感波带。
那一刻,静默之星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
而在火星,林知遥独自站在观测台,看着投影中那圈流动的声波图谱,忽然笑了。
她摘下共忆镜碎片,放在耳边,像在接听一通跨越时空的电话。
“你听见了吗?”她轻声问。
风穿过走廊,带着遥远的回音:
>“听见了。
>每一次心跳,都是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