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器和陶瓷虽然都是烧出来的,但原料不同,且陶瓷工艺非常复杂,要求很高,工匠们对火温的把控和对釉彩的刻画必须拿捏到极致,远非陶器可比。
波斯是距离东方王朝最近的一个大文明,从很早就开始仿制东方瓷器,还专门模仿唐三彩弄出了“波斯三彩”。
只不过,当时的波斯陶瓷无论在技术还是工艺上都跟东方瓷器有相当大的差距,非常粗糙。
后来,蒙古帝国占据了半个欧亚大6,波斯瓷器真正迎来了大展。
在四大汗国中,窝阔台汗国很早就灭亡了,金帐汗国从月即别汗之后彻底不承认元朝的宗主权,察合台汗国也一直和中央政权若即若离。
但是,旭烈兀汗国却始终和元朝保持着相当友好的关系,一直是大元的忠实藩王,从未反叛。
旭烈兀和忽必烈一母同胞,他的后人也出于利益或感情亲近元朝皇帝,旭烈兀汗国在很多方面都模仿元朝体系,腰牌,驿站,宝钞,行省制度……
给教皇的书信上盖汉字印章,清真寺上雕龙纹……
他们还参照东方体系修史,编纂出了极具历史价值的《史集》。
把旭烈兀汗国和其他三大汗国等同一体是极不合适的,波斯地区从始至终都是元朝的疆域。
在旭烈兀汗国时期,波斯和东方的交流来往非常繁盛,非常多的东方技术传入波斯,其中就包括瓷器。
这个时候的波斯瓷器大量采用龙凤麒麟等东方神兽来作为纹饰,也有一些波斯独有的特色。
后来旭烈兀汗国灭亡,帖木儿王非常重视工匠,将波斯和河中的工匠搜罗起来,聚集在撒马尔罕,陶瓷工艺继续展。
但是,随着帖木儿和沙哈鲁的死亡,波斯和中亚屡遭大乱,撒马尔罕不复当年,大批工匠外逃,但也在客观上促进了其他文明的进步。
“好吧,旭烈兀人,既然你的祖国已经灭亡,不妨待在这里,替我烧制瓷器,顺便将你口中的“蒙古工艺”传达给更多人。”
“东罗马帝国和旭烈兀汗国是历史友邦,多次联姻,你替我烧制陶瓷,总好过待在卡利卡特。”
以撒微笑地冲波斯人说道。
“你认为阿德里安堡周边的自然情况怎么样?可不可以作为一个瓷器之都?”
波斯人想了想,轻轻点了点头。
“还算好,陛下。”
“我之前也去您的都考察了一番,但说实话,不行,土质很差,不适合烧制瓷器。”
“阿德里安堡还算可以,原材料可以在附近的山脚下与河流边找到,如果您愿意给我一些人手和金钱,我可以带他们找到一些原材料采集区。”
“这座城市周边矿物很多,烧出来的瓷器或许还会带有一些别样的特色。”
波斯人说着,有些激动。
“陛下,含铁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瓷器本身的颜色,笼统来说,含铁量越高,瓷器的颜色就越深,从白色和青色到紫色和黑色,这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
“但是,您也不能抱太大希望,我们烧出来的东西绝无可能过东方瓷器的,哪怕是旭烈兀兀鲁思的鼎盛时期,我们也比不过。”
“无妨,只管做,我之后还会搜集更多的瓷器大师。”
以撒耸耸肩。
自从郑和下西洋后,华人开始大量移民东南亚,不少东南亚城市开始烧制瓷器,第三波东印度舰队可以关注一下。
东方王朝的瓷器一直遥遥领先,哪怕到了明朝末期,很多国家都开始仿制瓷器,但却完全没有动摇他们的统治地位。
当然,欧洲文明在后来在传统的制瓷工艺上加以改进,提出将牛骨粉添加到原料中,成功烧出了更高档的瓷器,骨瓷。
再往后,以撒可以将添加骨粉这一想法传授给制瓷大师,看看他们能否成功。
无论如何,东罗马帝国的瓷器事业终于启航了,如果能够展起来,又是一个能够带来巨量财富的大产业。
这东西,只要烧得出来,根本不愁卖。
正当以撒思绪万千时,一位亲卫快步走来。
“陛下,哥伦布元老到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