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氏被查抄仿若就在昨日,京都中李云蓉的势力已削减大半,除去一个大理寺少卿,其余的人也翻不起波浪。
霍氏一案全全交由监察司审理,一贯的雷霆手段,让朝野上下,对霍氏抄家之事心有戚戚。
元宵前夜,檀园的书房灯火通明,客卿们进进出出,烛火在窗户上映出流动的影子。
桃夭捧着茶水敲响书房的门,进去时恰逢一个很受器重的门生离去。
桃夭屈膝见礼,径直走进,沈灼华与沈修平正对坐于书案,执子下棋,抬头见是她,沈灼华笑道:“你来得正好,我正说你的事呢。”
桃夭放下茶水,疑惑不解:“姑娘同公子在说什么?”
“我想着,让你在我走后历练一番。”沈灼华抿了口茶,声音温润:“女子在世本就艰难,你在我身边那么久,我是信你的,你往后便掌沈氏内务。”
桃夭吃了一惊:“掌内务?我资历浅如何能服众?再说我也……”
“还请姑娘三思。”
沈氏内务的总管是有女子担任的先例,可那位娘子也是年逾三十才上位,桃夭未满二十,如何看都不足以担任此等要职。
“就是因为资历浅,才叫你去历练。”
沈灼华望着棋盘上错综复杂的局势,表情有一霎的凝滞,道:“如今的总管年事已高,还是祖父那一辈留下来的心腹。”
“我想你先去总管手下历练,我亲自请求,他必倾囊相授。”
“如今我们才掌权,此等要职若非自己人担任,往后不知要被那些族亲如何弄权。”
“你虽年纪轻,可管事能力有目共睹,且熟知宗族礼法,擅与人交道。”沈灼华抬眼望向桃夭,肯定道:“最重要的是,你绝不会背叛。”
桃夭怔立半响,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为沈灼华,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眸中由慌张不安逐渐转为坚毅,她跪地,深深磕了一个头。
“姑娘信任,我必不负所托。”
“别跪我。”沈灼华起身将桃夭扶起,灯火摇曳下,桃夭的模样越发清晰。
和记忆中稚嫩的面容重叠,熟悉却又恍如隔世。
两人年龄相仿,自少时起便相互陪伴。与其说是主仆,倒更像是亲人,生死与共的亲人。
沈灼华压低了声音,郑重承诺,一字一句道:“你与我而言,是可托付的亲人。”
“桃夭,去我房中将家主之印取来。”
桃夭点头,旋即转身退出书房。
她在沈灼华身旁数十年,自然听得出,沈灼华是想单独同沈修平谈话。
沈修平的目光依旧落在棋盘上,神情似有一丝悲戚,喃喃道:“阿姐这是……”
“为我铺路吗?”
沈修平的话停了下来,一片安静。
沈灼华看不清他的脸,只能凭借话中语气猜测他心中所想。
“不错。”沈灼华未曾有隐瞒的意思,此时若再不将话说开,待来日真有不测,沈修平定会方寸大乱。
沈灼华默了默,道:“想要我命的人很多,我的身子你亦知晓,本就不是长久之象。”
首当其冲,容不下她的便是现今的君主,利用她牵制诸方,待她扫除江南的阻碍后,陛下就无需权衡利弊。
此去江南,她便没想过活着回来。
沈修平不语。
沈灼华玩弄着手中触感润而不寒的棋子,语气毫无波澜。
“今日我便将一切都交付,我的心腹,全会尽忠于你。”
“父亲逝世多时,我不曾正式继位,缘由就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