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红楼]吾皇黛玉 > 140150(第14页)

140150(第14页)

惜春的冷僻孤介、妙玉的清傲怪谲,湘云的心直口快,都比不过苏清源极其不堪的坏脾气,他有本事一句话气走三个人,弄得大家皆不开心。

黛玉无奈,只得哄完四妹妹,又哄云妹妹,再给妙玉赔礼道歉,还惦记着要帮邢岫烟买首饰办妆奁。

最后想了个绝招,派遣苏清源到贾府听人家的热闹,回来好生讲给她们听。

知道是故意支开自己的借口,苏清源原本兴趣缺缺,横竖不去,但听了一段前情,又好奇得紧,于是就去了。

黛玉可算松了一口气,拍手笑道:“还亏是老君八卦炉里的风,把个美猴王给撮了去了。”

之后黛玉回到林府帮着邢岫烟布置新房,打点妆奁床帐等物,诸事办妥后才与姐妹们好生玩了一场。到了掌灯时分,一脸兴奋的苏清源就回来讲故事了。

“先是清吏司薛蝌请来了姻世伯梅翰林、妹婿梅跃荣,强逼着要贾家三媒六证八抬大轿,将那个薛宝钗娶走。”

大家都心知肚明,眼下贾宝玉一事无成,能娶的人也只有薛宝钗了。薛宝钗数年来受困于金玉良姻,无人问津,能嫁的也只有贾宝玉了。若没多一个夏金桂,此事到这儿就算完了。

苏清源呷了一口茶,继续说:“偏生夏金桂那个烈货,也自称皇商出身,明公正道地要‘占了她清白’的薛蝌,娶她为正妻。否则就要以薛家霸占夏家家产,‘谋财诈捐,暗资敌王’为由,与薛家再次对簿公堂。”

众人听了面面相觑,方知还有这一宗内情,议论了几句。

只有黛玉知道,薛宝钗慈善乡君的名头,本就是北静王篡权摄政时期下赐的。薛家拿夏家的十万两白银,明为赈济海啸之灾,实则被北静王用来打点了参与宫变的叛军兵勇。

若是翻出薛家与北静王利益勾和这一节来,别说宝钗乡君之名不保,薛蝌的七品顶戴也必叫人摘了去。甚至于粘带了“谋逆”二字,金陵薛家八房基业都可能不保。

对于夏金桂攀诬薛蝌与她私通的事,薛蝌必是清者自清,便是对簿公堂也不惧的。

只是防着夏金桂求而不得,狗急跳墙,咬出“谋财诈捐,暗资敌王”八个字。少不得要做出让步。

“我估摸着资敌一事大抵不假,是薛家要命的把柄。”苏清源放下茶盅,接着说:“那薛蝌无奈,只得先退一步,表示愿以族长名义,照顾堂兄薛蟠遗孀,每月拿十两银子供养夏金桂。

话里话外嫌弃夏金桂是寡妇出身,刑夫克子,寻常百姓纳回去做小妾,都离了格,何况是当官员正妻。”

谁知夏金桂当即反唇相讥:“后周开国皇帝郭威前后四娶,皆再醮妇。连皇帝都不嫌弃寡妇,你薛蝌不过芥豆小官,难不成还是活龙变的,如何娶不得寡妇?”

这话驳得有理有据,黛玉立刻猜到,夏金桂之所以能驾轻就熟玩这一出借力打力,必是表哥的坏主意了。

虽说夏金桂也识得几个字,且机谋深远,口角锋芒,到底算不得读书人,哪里知道五代十国的事。

电光石火间,黛玉想起了某人某事,霍然站起。就见晴雯笑盈盈地站在窗口,向她暗暗招手,无声张嘴说了“午时茶”三个字。

第147章吾皇黛玉第一百四十七回

泪尽恩偿再不相欠,誓入空门绝情断念

“那夏金桂一点儿也不害臊地说,‘我这样金玉一般的身子,白叫薛家两个混账行子现世宝玷污了去,也是我命苦。’凭她薛宝钗谗痨饿眼,想爬贾府的高台盆,我为何踩不得薛家的前门槛!”

苏清源一面说,一面还演出夏金桂神气活现的风骚姿态来,只把众人逗笑了。

黛玉挂记着禛钰那边,又不好这会子就生拆了“戏台子”,免得听不到后话,教姐妹们夜里抓心挠肝。

只得偷偷在纸上写了“子夜”两个字,搓成个团子,从窗口掷向晴雯。

没过一会儿,晴雯又扔回个纸团进来,黛玉打开一看,上面写着“勿急,等你”,心里顿时甜起来。

“快说,薛蝌答应娶夏金桂了没?”湘云连连催讨下文。

苏清源看向案上的茶盅,冲雪雁微微抬了抬下巴。雪雁努了努嘴,忙斟了热茶递过去。

“薛蝌当然是……”苏清源摇头晃脑地呷了一口茶,卖足了关子才说:“硬着头皮娶了呗!日子都敲定了,一娶一嫁都在冬月二十六。”

“幸好邢姐姐过两天就出阁了。”湘云扯了扯岫烟的衣袖说:“得亏你没嫁给薛蝌,若是来个夏金桂作耗生事,哪有安生日子过。”

岫烟双手合十道:“多亏老天保佑,让我没掉进火坑里头。”

惜春冷笑道:“要我说,这世上就少有不是坑的婆家。一家子整出几个姓氏来,圈在一个院子里互相倾轧做什么。还是当姑子清净,三千烦恼丝一去,就没有不了悟的。”

“四姑娘快别说这糊涂话。”平安知道惜春孤介太过,谁也拗不过她,温言劝慰道:“若是嫌大家人多口杂,倒是嫁去小家的好。像你二姐,乃至我们家,都是清净和睦得很,丈夫斯文良善,万事有商量,谁也不辖制谁。四姑娘生得又好,才智又高,怎会没有好姻缘呢!”

然而惜春对此无动于衷,黛玉也曾为四妹妹考虑过婚事,暗暗在谢鲸、韩奇、裘良之间品择了一二年,想来他们与四姑娘也皆不是一路人,过不到一块儿去。

眼见宝玉也要成亲了,贾家就剩四妹妹一个了。待明儿岫烟出阁随鹤童搬去林府,湘云嫁去卫家,这长林园中只剩她和妙玉两个佛修作伴了。

想到这里黛玉不免又怅然起来,终身修行未尝不可,却要耐得住清寂孤独。

像宝玉那样,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①无论出世入世,在家出家都无法安心。

倒是惜春慧根观达,冷眼堪破尘寰。只是如今世道浇漓,人心不古,哪怕是投庙梵修,也未必绝得了红尘烦扰。

姐妹们又闲话了一个更次,到二更天方才散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