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假如二凤是始皇的太子 > 第156章 水淹大梁 王翦(第3页)

第156章 水淹大梁 王翦(第3页)

嬴政知道这些吗?要说完全不知道,那也不可能,但他没有太在意。

太子关心民生,秦王关心天下,这不是很合理吗?

他都有太子了,还要去在意这些?

“我本来想,我多做点事,等你以后继位了,就能按你所想的,改革法制,休养生息了……”嬴政强行把他拉起来,几乎以平等的姿态与他对话。

李世民静静地听着。

“已经打下来的地方,有郡的要派郡守县令等官员,非郡的要改郡,当地的文字、度量衡、邮驿、驰道等等,都得一一改,还要迁旧贵收土地,修长城,日后还要南征百越,挖灵渠,灭匈奴,移民戍边……要做的事太多了,我想一口气把事做完,这样你以后就轻松了。”

嬴政苦口婆心地说完,太子却慢吞吞道了一句。

“我是轻松了,到时候民不聊生,叛乱四起,我得考虑要不要造反了。说不准也有人对我说一句,‘陛下何故谋反?’”

嬴政木然地僵硬了两秒,盯着若无其事的太子,咬了咬牙,压抑着怒气:“胡说什么?”

“若真是胡说就好了。”李世民慢条斯理,从始至终语气都很平淡,像在阐述一个事实,而非一种夸大其词的臆想。

他现在只比嬴政矮半个头了,这样面对面,可以清晰地看见对方的眼睛。

深沉、辽阔、威严、关心……

温和、明亮、笃定、担忧……

仿佛截然不同,却又殊途同归。

“若我不是太子,等上二十年再造反,可是不错的选择。”李世民笑了一笑。

嬴政听得脑仁都疼,转过头,看了眼仿佛被龙卷风挂到树上的蒙毅。

蒙毅的笔已经停了很久了,像这种军事小会议,他一向是在的,记录完也会呈给秦王看看,就当笔记了,帮秦王回顾和梳理一下大家的建议,如果有不妥之处,及时重开会议。

但他也没想到,怎么写着写着,就又又又变成了秦王和太子的拉扯现场。

蒙秘书没办法把这称之为“吵架”或者“争执”,这甚至连“辩论”都谈不上,太学天天唾沫横飞、你来我往、脸红脖子粗的场景比这激烈多了,这种程度最多叫“交流”。

就是这交流的时候,能不能不要用这么多可怕的词汇?

他还在这儿呢!

“哦,蒙毅还在呢。”李世民也转头看他,更和蔼可亲了。

对啊,他在呢,他既不会隐身,也不会遁地,谁也没给他离开的机会,他可不就只能还在吗?

“王上放心,臣没有乱记。”蒙毅躬身俯首。

嬴政不以为意地点点头,并没有怀疑过他。

“玩笑而已,阿父不必放在心上。”李世民主动缓和道。

“若你说的话,我都要放在心上,那我早就气死了。”

“以阿父的身体状况,只要不吃丹药,活过庞煖将军不是问题。”

“哼。”嬴政甩开他的手,“你想要什么,上个奏,我同意就是,别胡说什么造不造反的。不就是觉得劳役繁重吗?好好说话,我又不是不会听。”

“嗯,我知道啦,阿父果然英明睿智,是千古以来最杰出的君主!”

太子猛烈夸赞,秦王心情大好,努力绷着不笑出来。

“本想再跟你议论攻楚的事,被你一打岔,险些忘记了。”嬴政极力把跑题跑没边的对话拽回来。

“还讨论吗?”李世民泰然自若地笑道。

“等收了魏国,李牧回来,再一起讨论吧。”

“阿父准备用李牧攻楚吗?”

“还在考虑。”

“不考虑考虑我吗?”

“不考虑。”

“阿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