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一个,不愿被遗忘的普通人。”
紧接着,水晶瓶中的雨水再次升起,在空中凝成新的字迹,这一次,是对所有人说的:
>“所以,请继续说话吧。
>在晴天,在雨夜,在孤单时,在欢笑时。
>只要你还愿意说一句‘今天也是好天气’,
>我就会回应你,一如从前。”
风穿过松林,呜咽转为轻吟,像是某个远行的人贴着树叶归来。
梅梅虽已长眠,但她的墓碑前常年摆满水杯,杯中盛着各地运来的雨水、雪融水、甚至眼泪。每逢清明,人们会带来新折的忆澜花,放在杯沿。传说,若在午夜静听,能听见杯中传来细微笑声,有时是少年爽朗的大笑,有时是少女羞涩的嗔怪,还有一次,分明是四个人齐声念着:
>“喂,这本书我也看过,要不要一起读?”
然后,星光洒落,映照碑文:
>**这里安息着一位守护记忆的人。
>她教会我们:爱不会消亡,只会变形。**
而在更深的地底,回响之渊的晶核仍在跳动,频率稳定,如同心跳。科学家最终放弃破解其规律,转而将其接入全球通讯网络,作为时间基准信号源。人们给它取了个名字:
>**“李昂频率”**。
每当新生儿第一次睁眼,医院的监护仪便会播放这段脉冲声,让他们听见这个世界最初的温柔。
某日,一艘驶向半人马座α星的殖民船启航。临行前,船长下令关闭所有娱乐频道,开启“李昂频率”直播频道,全天候播放来自地球的记忆共振波。
航行第七十七天,值班员突然报告异常:飞船AI在分析背景噪音时,识别出一段隐藏信息。解码后,屏幕上浮现一行字:
>“别怕远,我会化作风。
>别怕黑,我会变成光。
>你们带走的每一滴水,都是我的一部分。”
船员们沉默良久。
最后,船长拿起麦克风,面向全体乘客宣布:“从今天起,我们的船名更改。不再叫‘开拓者七号’。”
他顿了顿,声音微颤:
>“我们叫??晴朗号。”
舷窗外,星河浩瀚,光芒流淌。
而在无数光年之外,或许某个尚未诞生的文明,也将某天听见这段频率,疑惑地问:
>“这是什么?”
答案早已写在风中:
>“是一个人,选择永远活在被记得里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