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大厨在年代文里当保姆 > 201小橘灯(第2页)

201小橘灯(第2页)

她开始组织一支特殊团队,由心理学家、语言学家、AI解码工程师和厨师共同组成,致力于将这些“非典型表达”转化为可传递的味道符号。

某日深夜,她接到一个陌生来电。电话那头是个年轻女孩,声音颤抖:“我哥哥……是抑郁症自杀的。他走之前,电脑里存了一个文档,标题叫‘如果有一天我撑不住了,请替我吃顿好的’。里面有他想吃的最后一顿饭:阳春面加荷包蛋,溏心,撒一把青蒜末。”

在来来静静地听着。

“我能把它做出来吗?不是为了纪念,是为了……让他觉得,有人真的听到了。”

三天后,她们在线上完成了这场特殊的“共食仪式”。女孩看着屏幕里那碗热气腾腾的面,泪水无声滑落。当她夹起蛋,金黄的蛋液缓缓流出时,她忽然笑了:“哥,你放心,我会好好吃饭的。”

那一刻,直播间没有弹幕,只有无数朵虚拟的白花缓缓升起,像一场静默的雪。

春天悄然而至。院子里的老梨树开花了,细碎的花瓣随风飘进厨房,落在正在晾晒的香料托盘上。丫丫用蜡笔画了一幅新画:一艘巨大的银色飞船悬浮在火星红色的地表上,船身写着“味道号”,舱门打开,走出一群穿着宇航服的小人,手里举着筷子。

“妈妈,等我长大了,我也要去火星开食堂!”她仰头说。

在来来蹲下来抱住她:“好啊,那妈妈先教你怎么做太空版红糖糍粑,保证拉丝。”

袁长风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封刚收到的外交特使函件。缅甸驻华使馆表达了深切感谢,并邀请她前往松山战役遗址,参与“和平之汤”纪念活动??当地政府计划在当地建一座“野菜汤纪念碑”,碑文将镌刻所有参与复刻项目的志愿者名字。

“你去吗?”他问。

她望着窗外,梨花纷飞如雨。“我去。但不止是为了纪念过去,是为了告诉所有人,哪怕在最苦的地方,只要有人愿意为你挖一把野菜,希望就不会死。”

几天后,“舌尖守护计划”迎来第1000次配送。目的地是南极昆仑站。六名越冬科考队员将在极夜中度过整整一百天。他们选择的菜品很简单:番茄炒蛋、清炒菠菜、紫菜蛋花汤。都是家常到不能再家常的菜。

但在来来眼里,它们重若千钧。

她亲自监制每一份脱水餐包,还在每个包装内侧手写一句话:“今天阳光很好,像你小时候赖床那天一样。”

当无人运输机穿越咆哮西风带,最终降落在冰原之上时,队长打开胶囊,看见那句留言,久久无言。后来他在日记里写道:“那一刻,我觉得地球还在转,春天终会来。”

夜深了。在来来又一次独自留在厨房。她打开录音机,播放那段来自南海渔政母亲的声音:“……今天做了韭菜盒子,你爸最爱蘸醋吃……”

她闭上眼,仿佛看见无数个厨房在祖国各地亮着灯:高原帐篷里煮着酥油茶,海岛哨所里蒸着海鲜羹,戈壁滩上烤着馕饼,城市老屋里煨着排骨汤。

每一盏灯下,都有一个人在为另一个人用心做饭。

每一道菜里,都藏着一句没说出口的“我在乎你”。

她拿起笔,在工作日志最后一页写下:

>**待办事项:筹建“移动味道方舟”??一辆能驶入灾区、疫区、战区的全自动烹饪车,目标:让灾难中的人,也能吃上一口热饭。**

然后,她轻轻掀开砂锅盖,一股熟悉的香气扑面而来。鸡汤依旧滚烫,枸杞如血点浮沉。

她盛了一碗,放在桌上最干净的位置。

“等明天。”她对自己说,“还要教新疆的维吾尔族大妈做四川泡菜,她说想让嫁到成都的女儿尝尝‘妈妈的味道混着辣椒香’。”

窗外,启明星高悬,清冷而坚定。

还有很多路要走。

还有很多胃要暖。

还有很多灵魂,正靠着一口熟悉的味道,咬牙坚持活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