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1987我的年代 > 第684章心事谋划(第1页)

第684章心事谋划(第1页)

橘子林拍照,李恒没有去,因为恰巧有电话找他。

电话是二姐李兰打来的。

一接通,二姐就说:“王也在我旁边,她找你有事。”

说着,电话到了王也手里。

王也说:“老板,8月10号,第。。。

雪落无声,却在窗玻璃上凝成细密的霜花。林小满盯着文档最后一行字,指尖停在回车键上,迟迟没有按下。屋内暖气不足,她裹紧了那件洗得发白的藏蓝毛衣,脚边的小电暖器嗡嗡作响,像是支撑着整个冬天的最后一口气。

她知道,这份建议书一旦提交,意味着又一场硬仗要开始了。

电子健康码与医保卡分属两个系统,背后牵涉卫健、医保、公安、数据管理等多个部门,协调难度之大,远超便民卡推广时的阻力。更何况,各地信息化建设参差不齐,有些乡镇连稳定的网络都难保障,更别说实现全国统一的数据互通。但她也清楚,如果不打通这“最后一公里”,再多的智能系统、再多的志愿队伍,终究只是治标不治本。

一个孩子发烧到40度,母亲抱着他辗转三家医院,却因健康码无法识别医保信息被拒诊??这样的事,她已经不是第一次听说。

凌晨一点十七分,文档终于定稿。她仔细检查三遍,将附件中的调研数据、试点案例、技术路径图逐一核对无误后,点击发送,收件人包括省卫健委、国家医保局科技司、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

邮件发出的瞬间,手机震动起来。是阿秀父亲发来的语音:“林姐,阿秀今天在学校默写全对,老师奖励她一朵小红花,她非要留着等你来看。”

林小满笑了,把语音反复听了三遍,然后轻轻回了一句:“替我亲亲她。”

天刚蒙蒙亮,她才合眼不到两小时,办公室门就被敲响。小陈站在门口,手里攥着一份报纸,脸色发白。

“姐……《都市快报》头版登了你的建议书内容,标题写着‘一纸提案撼动万亿系统’。”

林小满皱眉接过报纸,只见右上角配图竟是她昨夜伏案工作的侧影照片,窗帘缝隙透进的路灯映在脸上,像一道孤独的光。文章引用了她报告里的原话:“当技术服务于权力时,它成了壁垒;当技术服务于人民时,它才是桥梁。”

“谁泄露的?”她问。

“不知道。”小陈压低声音,“但已经有三个记者打电话来约采访,还有两拨人自称是‘上级督导组’,说要调阅原始材料。”

林小满沉默片刻,起身拉开档案柜最底层抽屉,取出一个铁皮盒,里面整齐码放着U盘、录音笔备份、纸质台账复印件。“把所有核心资料转移去备用服务器,加密权限设为双因子认证。另外通知各县区协管员,近期不要公开提及我的名字或工作细节。”

“那你呢?”

“我去趟聋哑学校。”她说,“答应过孩子们今天讲新课。”

街道尚未苏醒,公交站台结着冰壳。林小满坐上末班早班车,车厢空荡,唯有司机从后视镜看了她一眼,默默调高了车内温度。

聋哑学校礼堂里,二十多个孩子早已排排坐好。他们看不见她的嘴唇,却能通过投影屏幕上的手语翻译捕捉每一个动作。林小满戴上蓝牙耳机,同步连接AI手语播报系统,开始讲解“医疗权益与自我保护”。

一个小女孩举手提问:【如果医生不给我看病,我能怎么办?】

林小满蹲下身,平视她的眼睛,打出一串缓慢而清晰的手语:【你可以拿出医保卡,指着背面的服务热线号码。如果对方仍拒绝,就让家人录下全过程,发给监督平台。记住,你的命很贵,不该被任何人轻视。】

孩子们安静地看着她,眼中闪烁着一种近乎信仰的光。

课后,校长递给她一封信。信封泛黄,字迹稚嫩,署名是“小宇”。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张手绘的警校录取模拟通知书,旁边写着:

>林阿姨:

>

>我参加市青少年体能测试拿了第一名!心理评估也过了!老师说我只要文化课再提高20分,就有希望考上省公安专科学校。

>

>我每天都在跑步,做数学题。我还帮居委会录老人参保信息,练打字。

>

>你说过,正义不是喊出来的,是走出来的。我现在每天走一万步,一步都不偷懒。

>

>等我穿上警服那天,第一个敬礼送给你。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