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昨日瞧着十一娘有些眼熟。」杜时笙喃喃自语道,「那木雕看着也有些眼熟,到底是在何处见过?」
原主儿时记忆中的人和物,竟然与现下自己相识之人有着相似之处。原本她也是知晓的,只是觉得这世上千奇百怪的巧合也不算少,并未太过放在心上。
然而,昨日阿晏欲言又止的模样,不禁让她又生出了几分怀疑。一时之间,杜时笙竟然不知,是不是自己将现实带入了梦境。
可是,梦中却有一处,她真真实实地见到过,那便是——她埋藏哲明的木雕兔子之处。
那是安宁寺外的檀林。
此前,她曾在那处檀林见过华岚郡主对阿晏表白,那日的情形,她仍旧记忆犹新。梦中的树林,与这处檀林一模一样。而那株根须茂盛的菩提榕,便是那日她
藏身之处。华岚郡主摔在她脚前时,她还扶住那株大树,透过长长的气须,看见了阿晏黑如砚台的面庞。
不若,今日得空去安宁寺瞧一瞧,或许还能想起些旁的事情来。杜时笙思来想去,终是放不下这事。
于是,她命巧环和阿泰在小馆中忙活,独自带了一柄小铲,去了安宁寺。
今日不是什么特别的日子,天气又有些炎热,来安宁寺的香客并不算多。
杜时笙并未打算进寺中去拜佛,直奔了檀林之中,按照自己梦中的记忆,寻找着那棵菩提树。
十几载的光阴,于杜时笙而言,似是恍若隔世般的唏嘘,而于这些千年古树而言,似是流光瞬息,毫无影响。
那几株高大粗壮的菩提榕,仍旧如十几年前一般,静静地矗立着,似是受了佛祖的感召,带着慈悲,俯视着芸芸众生的苦乐喜悲。
杜时笙绕着那颗最大最高的菩提转了一圈,认出了它来。
她用手轻轻拍了一拍它,谁知,它仿若是是有感应一般,枝叶「沙沙」颤动了一番,似是也在与她打招呼。
杜时笙心内一阵惊喜,轻声问道:「想来你也是有灵性的,当初那个木雕,到底有没有埋在你的脚下?能否给儿指点指点?」
第182章
这时,安宁寺的钟声响起,而后,寺中便传来阵阵诵经之声。
恰一阵风来,菩提的枝叶和气根被轻轻拂起,那情状,就好似这菩提在双手合十,虔诚诵经一般。
可梵音渐息,周遭一切又归于平静后,杜时笙仍旧未找到任何来自神明的指点。
她暗觉自己好笑,忍不住拍了拍树干,笑道:「菩提啊菩提,你本是林中的一棵树,儿却欲以佛名加之。儿言滔滔,你不能解其意,你这沙沙声,儿也不明其语。世间万物,各有其性,倒是我强求了。」
这时,杜时笙身后忽地想起了一个声音。
「非也。所见诸佛,皆由自心①。施主心中有佛,则视众生皆平等,无有高下,故所见皆佛。此是施主心怀慈悲,尊重天地之理,而非强求。」
这声音平静和缓,仿佛不是来自纷扰的俗世,让她心内一时沉静下来。
杜时笙转过身来,见到那说话之人僧袍披身,清雅如莲,目露慈悲,正是浴佛节时,为她布施浴佛水的那位僧伽。
她微微有些惊讶道:「禅师……」
那僧伽却不如第一次见她时那般惊讶,反而是淡定自若地对她一礼,笑道:「贫僧法号无尘。」
杜时笙忙也对他福了一福,说道:「见过无尘法师。」
一边说着,她还将手中的小铲向身后藏了藏。若是在寺庙之外,被僧伽撞见她在檀林中挖来挖去,想来会被当成一个偷窃之人吧。
无尘仿若未见,只笑着对杜时笙说道:「施主若有迷津,不妨入寺中问一问佛祖。」
杜时笙垂眸思量了半晌,摇了摇头道:「今日,儿原本不是来拜佛进香的,也未曾沐浴更衣过,还是改日再来潜心理佛吧!」
她这前世今生的故事,若是对佛祖讲明,佛祖会不会发现她这条漏网之鱼,将她打回前世?
不知为何,杜时笙忽然有些担忧起来。
无尘既无惊讶,也不多劝,一双仿佛能洞穿世事的眸中,透出了些许笑意,说道:「也罢,施主既有佛缘,与贫僧终会再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