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离婚后的我开始转运了 > 第1783章(第2页)

第1783章(第2页)

女孩咬着嘴唇点点头:“我爸去年工地摔下去的。他走之前说要给我买新书包。我没等到,也不敢提。”

教室里有人抽鼻子。阿?轻轻握住她的手:“谢谢你愿意说出来。这不是霉运,这是爱留下来的样子。”

下课后,十几个孩子围住她,争着往她手里塞纸条、小卡片、甚至一颗舍不得吃的水果糖。有个男孩低声问:“老师,你说要是我把这些话录下来寄给我爸,他在天上能收到吗?”

她认真回答:“不一定以信的方式,但一定会变成风,吹进你的梦里。”

那天晚上,她和陈锋视频通话。他已经去了云南一所中学做首轮督导,背景是一间刚布置好的“静音角”,墙上挂着学生画的情绪地图,角落放着几支崭新的录音笔。

“今天有个初二女生坐了整整四十分钟,一句话没说。”他笑着说,“临走时她把一张纸推进树洞口,上面写着:‘谢谢你没催我。’”

阿?眼眶发热:“你们做得比我想象中还要温柔。”

“是你教会我们的。”他顿了顿,“对了,十月十五日‘校园倾听日’当天,教育部准备在全国同步开启第一场‘无声对话’活动??所有课堂暂停讲课十分钟,师生面对面坐着,不做评价,不写记录,只练习看着对方的眼睛,感受彼此的存在。”

她怔住了。这曾是她在书中随口写下的一句幻想:“如果有一天,整个国家能安静十分钟,只为学会聆听,那该多好。”

“你要回来主持启动仪式吗?”他问。

“我尽量。”她轻声说,“但如果我在贵州山区的一个教学点,也没关系。你可以替我说那句话??‘谢谢你说了出来。’”

两周后,她飞赴甘肃。那里的冬天来得早,黄沙漫天,教室窗户用塑料布钉着防风。孩子们穿着厚重棉衣,脸蛋冻得通红,可眼睛亮得惊人。她教他们用录音笔录下风声、跺脚声、心跳声,告诉他们:“这些也是语言,而且比说话更诚实。”

一天放学后,一个小男孩追出校门,递给她一段短短的音频。“这是我妈去年走的时候,门关上的声音。”他说,“我一直记得,但从来不敢说我想她。现在我录下来了,是不是就能不那么疼了?”

她把那段关门声存进专属文件夹,命名为《缺席的回响》。当晚,她在日记中写道:

>“我们总以为疗愈是要让人忘记痛苦。可真正的治愈,其实是帮人找到与痛苦共处的方式。

>有些伤口不会愈合,那就让它成为身体的一部分,像年轮刻进树干。

>而我们要做的,不过是告诉每一个颤抖的灵魂:

>你的痛不必消失,但它不该独自存在。”

转眼到了十月十五日。清晨六点,她站在青海高原一所牧区小学的操场上,寒风刺骨。全校三十一名学生穿着民族服饰整齐列队,准备参与“校园倾听日”首次直播联动。

校长用藏语宣布活动开始后,全体师生闭嘴静坐十分钟。镜头扫过一张张稚嫩的脸??有的低头,有的望天,有的悄悄握住旁边同学的手。远处经幡猎猎作响,仿佛也在学习如何安静地飘扬。

直播结束时,全国已有超过两千所学校上传了他们的“倾听时刻”影像。社交媒体上,“#谢谢你说了出来#”话题冲上热搜榜首。有人分享童年被误解的记忆,有人公开向父母道歉,还有老师晒出学生写的匿名心事,并附文:“今天我才真正看见了我的学生。”

阿?坐在返程火车上刷着手机,突然收到一条私信,来自贵州那个曾递纸条说“我恨爸爸却又想他”的男孩的母亲:“阿?老师,我和他爸离婚五年了,今天他第一次主动接他爸电话。他说,是因为听了你在树洞读的那封信。”

她靠在车窗边,望着掠过的田野与山影,久久未动。

一个月后,《我不是谁的回声》正式出版。新书发布会上,主持人问她:“这本书最想送给谁?”

她举起手中那支磨损严重的录音笔:“送给我十八岁那年的自己。那个躲在出租屋角落录下‘你说我要是消失了会不会有人发现’的女孩。我想告诉她:你会被听见的,不仅是我,还有千千万万个曾经沉默的人。”

发布会结束当晚,她受邀参加一场教育圆桌论坛。台上坐着政策制定者、名校校长、心理专家。轮到她发言时,她没有拿讲稿,只打开了录音笔。

“请听一段声音。”她说。

扬声器里传出清唱,跑调严重,歌词破碎,却带着一股不顾一切的认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