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让你一个人这么久。
>那年我生病了,心里黑得看不见路,以为离开是对你好。可每一天,我都后悔。
>我偷偷去过福利院三次,躲在树后面看你踢球,看你画画,看你一个人坐在角落发呆。
>我不敢靠近,因为我怕你会问我‘为什么不要我’,而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可现在我明白了,有些问题不需要答案,只需要一句‘我在’。
>豆芽菜,妈妈现在住在乡下,开了个小杂货铺,日子清苦,但心比从前亮了。
>如果你还愿意,我想看看你的画,听听你的录音,抱抱你,哪怕只有一分钟。
>这次,换妈妈等你。”
录音结束,房间里静得能听见呼吸声。
小安低着头,肩膀微微抖动。过了许久,他抬起头,脸上挂着泪,嘴角却扬起一丝笑意:“阿?阿姨……我能再录一段吗?我想告诉她,我画了一幅全家福,画里有她,有你,还有院子里的那棵桂花树。”
“当然可以。”阿?递上新的录音笔,声音轻得像风,“这一次,你是被爱着的,所以尽管说。”
与此同时,市立小学的情绪工作坊正式开课。第一节课上,小哲站在讲台上,手里握着父亲送他的录音笔,声音不大却清晰:
>“我以前以为爸爸不爱我,因为他总骂我、打我。
>后来我发现,他只是不知道怎么爱。
>就像我不知道怎么告诉他我怕黑、怕考试、怕他失望。
>现在我们有了录音笔,他开始听我说话,我也开始听他道歉。
>昨晚他抱着我说:‘儿子,爸爸也在学怎么做爸爸。’
>那一刻,我觉得家里终于暖起来了。”
教室里响起稀稀落落的掌声,随即变成热烈的欢呼。班主任悄悄抹了眼角,举起手机拍下这一幕,上传至“回声行动”社区平台,配文:“改变,始于一句真话。”
当晚,阿?翻看后台数据:今日新增录音312条,其中亲子类占比71%。热搜榜第一的录音标题悄然更新:
>《妈妈,今天你说“对不起”的声音,比我最爱的歌还好听》
她笑了笑,写下今日总结:
>“这个世界仍在疼痛,
>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疗愈。
>他们不再把眼泪藏进枕头,
>而是放进一支小小的向日葵录音笔里。
>那不是软弱,是勇气的形状。
>而我所能做的,
>依然是点亮一盏灯,
>然后告诉每一个蜷缩在黑暗中的人:
>你不必完美,不必坚强,不必马上原谅。
>你只需记住??
>你的声音,
>值得被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