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页开始剧烈翻动,仿佛被某种强烈情绪所激发。
“我是荒诞之王圣赫克托耳的《超凡全解》副本!”
“对于其他典籍来说毫无价值的‘故事’,对我而言却是无价之宝!”
封面上的巨眼开始发光,瞳孔疯狂地收缩扩张:
“你知道荒诞之王的力量源泉是什么吗?
不是元素掌控,不是血脉改造,更不是空间法则!”
“祂的力量,来自于对现实本质的深刻质疑,来自于对荒诞性的精确把握!”
书页上开始浮现出哲学图表,每一个都在分析着《变形记》的深层含义:
“存在的突然异化、社会认同的脆弱性、个体价值的相对性……这些概念,正是荒诞哲学的核心组成部分!”
随着这番解释,罗恩心中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原来如此,不是故事本身的价值问题,而是观察角度的不同。
对于追求实用技术的典籍来说,哲学思辨确实毫无意义。
但对于以哲学为力量源泉的荒诞之王来说,这种跨世界的思想共鸣就是最珍贵的财富。
“更进一步说。”
《超凡全解》继续着它的分析:
“这个故事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在我们的世界里,变形很常见,血脉觉醒、炼金改造、药剂异变……这些都可能让一个人变成完全不同的存在。”
“但我们通常关注的是‘如何变形’、‘为什么变形’、‘变形后如何利用新能力’。”
页面上,出现了巫师世界中各种变形案例的对比图:
一个法师因为药剂事故长出了龙鳞,他的第一反应是研究如何控制这种变化;
一个学徒因为血脉觉醒变成半精灵,立刻开始学习相关的种族技能;
一个炼金师被自己的实验改造了身体结构,马上投入到优化改进的工作中……
“你看,在我们这里,变形总是伴随着实用性的考量。”
《超凡全解》指出了关键差异:
“但你提供的故事,却专注于变形对‘存在意义’本身的影响。”
“主人公不是在思考‘如何利用甲虫的能力’,而是在质疑‘变成甲虫的我,还是原来的我吗?’”
“这种纯哲学的思辨角度,在实用主义盛行的巫师世界中几乎已经失传!”
书页开始散发出淡淡的金光,这是《超凡全解》表达高度认可时的特殊征象:
“更何况,这个故事还暗含了对‘社会期望’和‘个体价值’关系的深刻反思。”
“当主人公失去了社会认可的价值时,无法工作、无法融入家庭、无法保持人的外表——他的存在本身是否还有意义?”
“这种思考角度,正是我的主人所要探讨的核心问题:个体的价值到底是内在的,还是外在赋予的?”
听到这些深入分析,罗恩开始重新认识那个熟悉的故事。
在前世,他只是把《变形记》当作一部经典文学作品来阅读。
“所以,经过综合评估……”
《超凡全解》的语调变得正式起来,如同法官宣判般庄重:
“你提供的这个异界哲学思辨案例,在荒诞体系的价值评估中,被认定为‘稀有级’知识资料。”
“虽然在实用价值上确实不高,但在哲学启发价值上,远超一般技术。”
“根据荒诞之王的评判标准,此类跨世界思想共鸣的价值系数为1。5倍。”
书页上出现了一个精美的天平图案,左边是《变形记》的故事书,右边是一堆闪闪发光的金币:
“最终评估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