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从梁祝开始燃烧世界 > 第201章 必有蹊跷(第3页)

第201章 必有蹊跷(第3页)

“不必跪我。”许怀瑾虚手扶起,“我已死,但道未亡。今日你们唤醒的不是我,是人心中的正义。”

他望向谢无咎等人:“师兄,你们守护秩序,我理解。可若秩序建立在谎言之上,那不过是枷锁。真正的仁道,不在典籍,不在庙堂,而在每一个敢于说真话的普通人心里。”

七魂沉默良久,最终,谢无咎低头:“或许……我们真的错了。”

话音落下,七道身影逐一消散,化作七颗星辰,升入夜空,排列成北斗之形,仿佛为后来者指引方向。

祭坛崩塌,黑云溃散,伪天火熄灭。

邙山恢复宁静,唯有春风拂过松林,沙沙作响,似在低语传承。

数月后,消息传遍天下:

-洛阳设立“仁道院”,收纳天下寒门学子,教授实学与正义之道;

-二十四名贪官被当众审判,铁尺映照其罪行,百姓亲眼目睹;

-北方妖患尽除,原因为幕后黑手组织“逆命会”彻底瓦解;

-皇帝下罪己诏,宣布重启科举改革,广开言路,并追封许怀瑾为“昭义子”。

而那支曾被视为叛逆的队伍,并未留在权力中心。

他们再次出发,走向更远的边陲、荒村、深山。每到一处,便立碑刻字,宣讲《仁经》,教百姓识字读律,鼓励他们写下冤情投入“鸣冤箱”。箱子每日由专人送往仁道院,逐条核查处理。

有人问他们图什么。

郭璞说:“图个痛快。”

宁采臣说:“图天下少些冤屈。”

早青说:“图剑能真正护住弱者。”

卫毅茗只是举起铁尺,微笑:“图这把火,永远烧下去。”

某夜,他在驿站休憩,忽感心绪翻涌,提笔写下一行字:

**“仁道非天赐,乃人争而来。火种不在天上,而在人间。”**

写罢掷笔,窗外雷雨大作。一道闪电劈中庭院古树,烈焰腾空而起,却无人惊慌。相反,附近村民纷纷赶来,围火而坐,有人唱歌,有人讲故事,有人默默流泪。

火光照亮了一张张脸庞,有老有少,有男有女,眼中皆有光。

龟小趴在一旁啃鱼干,嘟囔道:“瞧见没?这才叫燎原之势。”

多年以后,这段故事被编入新修《崇绮志》,列为开篇第一章。书中记载:

>“自卫毅茗启封铁尺,倡仁道于浊世,八奇并起,百邪退避。其行不依律令,而合民心;其言不合经义,而近天理。遂使天下知:道不在庙堂之高,而在黎庶之间。火既燃,则不可息;义既立,则不可夺。”

而在遥远的钱塘小院,那位白发老者再次睁眼,望着星空喃喃:

“许堂主,您当年说‘三十年一轮回,百年三觉醒’,如今……第三轮,开始了。”

风吹铃响,余音袅袅。

火,仍在烧。

而且越烧越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