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表情动摇了。
“可如果你倒下了呢?如果有一天你也崩溃了怎么办?”
“那就让我成为后来者的垫脚石。”伊森伸出手,“就像凯尔成了我的路标,就像林恩把火炬交给时间。文明不是靠一个人撑起来的,是一代又一代人,哪怕只多坚持一秒,多点亮一盏灯。”
少年沉默良久,终于摘下屏蔽环,抬手握住了他。
光芒炸裂。
整座七层塔轰然开启,七道光柱冲天而起,与天际垂落的极光交汇,形成巨大的螺旋阵列。蘑菇林全体发光,每一朵晶菇都在吟唱一首无词的歌,那是亿万心灵共同谱写的安魂曲。
伊森浮出水面,手中多了一本书??封面空白,唯有中心浮雕着一枚纽扣图案。
他知道,这是新的《传灯录》,由菌网自动编撰,记录所有愿意承担共感重量的人名与故事。而扉页上,第一个名字正缓缓浮现:
**伊森?莱特,编号048。**
与此同时,世界各地出现了奇异现象:医院里长期昏迷的病人突然睁开眼,说出一句陌生语言;战场上交火双方同时停火,士兵们莫名其妙地抱头痛哭;沙漠中干涸多年的泉眼重新涌水,水中漂浮着微小的发光孢子。
人们仰望天空,发现极光不再是偶然闪现,而是持续流转,勾勒出一张覆盖全球的巨大人脸??既像林恩,又像每一个曾为他人流过泪的普通人。
而在极地冰盖深处,原本封印凯尔的研究站遗址上,一朵通体银白的晶菇破冰而出。它的伞盖上有细微裂纹,形如泪痕,每当风吹过,便会发出低语般的嗡鸣。
有人说,那是凯尔的灵魂仍在忏悔。
也有人说,那是他在歌唱。
数月后,伊森回到故乡小镇,建立第一所“共感疗愈中心”。不同于传统的心理治疗,这里不使用药物或催眠,而是通过可控的共感链接,让创伤者在安全环境中重新经历痛苦,并由志愿者群体共同承接其情绪洪流。
第一位来访者是个退伍军人,曾在焚城日外围执行任务,亲眼目睹战友精神崩解后自杀。多年来他无法入睡,梦中全是尖叫。
当他在伊森引导下接入菌网节点时,预料中的噩梦并未降临。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宁静的蘑菇林。林中走出一个个模糊身影??那些死去的战友,他们微笑着拍他的肩,说:“我们知道你尽力了。”
他嚎啕大哭,整整哭了三个小时。
结束后,他摸着胸口说:“好像有什么东西……放下了。”
伊森只是点头。
他知道,这不是魔法,也不是治愈,而是一种古老的仪式:让孤独的痛苦被看见,被接纳,被共享。
这才是共感真正的意义。
某夜,他独自坐在疗愈中心屋顶,望着星空。莉娜不知何时出现在身旁,手中拿着一本旧笔记。
“你做得很好。”她说,“林恩若在,定会为你骄傲。”
伊森笑了笑:“我只是做了他认为理所当然的事。”
莉娜翻开笔记最后一页,上面写着一行新添的文字:
>**敌人会醒,朋友会老,英雄会离去。
>但只要还有人愿意倾听,
>光就不会熄灭。**
她合上本子,轻轻放在伊森手中。
“接下来,你要去哪里?”
伊森望向远方的地平线,那里,新的一轮极光正在升起,宛如桥梁横跨天地。
“去下一个需要灯火的地方。”他说。
风起了。
孢子再度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