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远笑了笑:“其实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难。我们不是在‘兼顾’,而是把这件事本身当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就像吃饭睡觉一样自然。”
“包括照顾孩子?”
“包括照顾小七。”他语气平静,“他不是负担,而是让我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的动力。每次看到他笑,我就觉得,哪怕只是为了给他创造更好的环境,也值得努力。”
摄像机静静记录着他的话。那一刻,没有人觉得这是表演。
采访结束后,林婉单独留下,递给他一张名片:“节目预计下周播出,剪辑时我们会再跟你确认内容。另外……如果你不介意,我想写一篇深度报道,投给晚报的‘城市青年’专栏。”
陈远犹豫了一下:“可以,但请不要过度渲染‘悲情’或‘励志’标签。我们只是普通人,在做一件想做的事。”
“我明白。”林婉微笑,“正因为普通,才更动人。”
送走采访组,818恢复了安静。
傍晚六点,张开庆来电。
“远哥,刚看完你们的采访素材,牛啊!主编说想约你做个专题。”
“又来?”陈远扶额,“我说张哥,咱们说好只做一次宣传的。”
“这次不一样。”张开庆语气认真,“是《大学生创业观察》栏目,教育部背书的,全国高校轮播。影响力比地方台大得多。”
陈远沉默片刻:“条件是什么?”
“需要提交一份完整的项目书,还有团队成员的背景资料。另外……他们希望你能公开小七的身份信息,作为‘家庭责任与青年担当’的案例。”
“不行。”陈远直接拒绝,“小七是我的底线。他的事,不能拿来当宣传素材。”
电话那头顿了顿:“我理解。但我得告诉你,如果拒绝这条线,很可能失去这次机会。”
“那就放弃吧。”陈远声音很轻,却无比坚定,“我可以不上电视,可以不红,但不能拿孩子换流量。”
挂掉电话,他长舒一口气。
窗外夕阳西沉,余晖洒在小七熟睡的小脸上。卜媛言悄悄走过来,递上一杯热牛奶:“你刚才那句话,我都听见了。”
“嗯。”
“你知道吗?”她靠在门框上,望着屋内的一切,“最开始我觉得你傻,明明可以轻松过大学生活,非要揽这么多事。但现在……我有点佩服你了。”
陈远笑了:“其实我也觉得自己挺傻的。可有时候,人就是会被一些东西推着往前走,停不下来。”
第二天上午,肖立东召集团队开会。
“电视台的采访反响不错。”他开门见山,“校领导看了样片,决定追加十万资金支持‘乳品计划’落地。另外,后勤处答应让我们试运营一个月,产品可以直接进食堂冷柜。”
众人一片欢呼。
“但是,”肖立东话锋一转,“校外媒体的关注度太高了。刚刚教育局来电,建议我们暂停一切对外宣传,避免‘炒作学生典型’的嫌疑。”
气氛瞬间凝重。
“意思是……不让发声了?”吴飞皱眉。
“不是不让,是谨慎。”肖立东看向陈远,“你们现在的核心任务,是尽快推出第一款产品。只有实打实的东西出来了,所有的声音才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