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捉妖 > 第708章 卡池部(第3页)

第708章 卡池部(第3页)

西南孤崖成了圣地。每年春分,来自九州各地的人跋山涉水而来,在钟前静坐一夜,只为说一句:“我记得。”

有人说出了祖父的名字;有人背诵了祖母教的童谣;有个盲女带来一罐泥土,说是父亲坟前的,她想让钟听听故乡的气味。

钟每次都会回应。

有时是一声轻颤,有时是整座山峦共鸣,有时甚至会在月下投出光影,显现出说话者记忆中最珍贵的画面。

而那支玉笛,始终挂在钟楼窗边,每逢风雨之夜,便会自动轻摆,仿佛有人在擦拭。

某年冬至,大雪封山。

村中老祭司梦见一位灰袍男子走进钟楼,对灵狐说了句什么。醒来后上山查看,发现钟体表面多了一行新字,非刻非画,宛如天然生成:

>“记忆不死,因其本无形。

>它不在书中,不在碑上,不在钟里。

>它在你说出名字的那个瞬间,

>在你流泪时握住的手掌中,

>在你教孩子唱第一首歌的嗓音里。

>记得,即是存在。”

此后,再无人见过灵狐。

有人说它回到了归墟之渊,守护源头;有人说它化作了山间的雾,默默巡视;还有人坚称,每当有人真心呼唤逝去亲人的名字,就会看见一道白影闪过眼角余光,似笑,似颔首,似在说:“听见了。”

至于陆鸣?

启音城新建的纪念馆中,有一幅画像悬于正堂。画中人背对观众,立于孤崖之巅,手扶残钟,仰望星空。题跋仅八字:

>“此人曾为记忆而战。”

每年清明,总有孩童自发前来献花。他们不懂历史,也不知细节,只是莫名觉得,这个背影让他们安心。

而最奇怪的是,无论天气如何,纪念馆内的玉笛陈列柜上,总有一层薄薄的水汽,像是刚刚被人呼出的气息。

某夜,值班守卫听见馆内传来极轻的笛声。

他冲进去查看,四下无人,唯有那支玉笛微微晃动,前端似有露珠滑落。

他蹲下身,在柜玻璃上写下三个字:

“你在吗?”

片刻后,水汽凝聚,显出两字回应:

**“在。”**

风从窗外吹入,掀动帘幕,月光照在墙上那幅画像上。一瞬间,有人看见画中人似乎回头笑了笑。

没有人拍照,也没有人记录。

但第二天,许多人都做了同一个梦:

一个穿灰袍的年轻人坐在桃树下,一边擦笛,一边轻声哼歌。

身边趴着一只白狐,尾巴轻轻摇晃。

远处,一群孩子奔跑而来,大声喊着:“老师!我们学会新歌了!”

他抬起头,笑着说:

“好啊,我听着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