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的兵马,接连行动,顶着寒风而行!
徐达坐在马上,随着众人一起行动。
对于这刺骨的寒风,并不以为意。
心里只是无尽的火热。
整个人的心情在此时,那都是充满了期待,带着激动。。。。
林远舟走后的第七天,苏念独自一人回到了青海湖。
湖面如镜,倒映着灰蓝的天空。风不大,却带着刺骨的寒意,像无数细针扎进皮肤。她站在岸边,手中捧着那本由林远舟骨灰制成墨水印制的《守灯手册》,封面上的字迹沉稳而温暖,仿佛仍能听见老人低哑的声音在耳边响起:“灯不在高处,而在心里。”
她没有穿防护服,也没有带任何仪器。这一次,她不是来研究归藏核心的,她是来告别,也是来倾听。
她盘膝坐下,将手册轻轻放在膝上,闭上眼。子核贴在胸口,微微发烫,像是回应某种遥远的召唤。她开始默念《守灯誓词》,声音很轻,几乎被风吹散,但每一个音节都清晰地落在湖面上,激起一圈圈看不见的涟漪。
三分钟后,湖底传来震动。
不是地震那种剧烈的晃动,而是一种缓慢、深沉的搏动,如同心脏跳动的节奏。水面开始泛起微光,一圈圈波纹自中心扩散,颜色由青转金,又从金变紫。紧接着,一道纤细的光柱从湖心升起,直冲云霄,与昨夜国际空间站拍下的那道光柱遥相呼应。
苏念睁开眼,瞳孔中映出整片燃烧的湖。
“你醒了?”她轻声问。
没有回答,但子核突然脱离她的衣领,悬浮在空中,缓缓旋转。与此同时,全球三千二百座守灯屋的子核同步震颤,信号通过量子链路汇聚成流,注入这道光柱之中。它不再只是地球的能量显现,而是整个人类集体意识的具象化表达??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正在发生。
就在这时,苏念的脑海里响起一个声音。
不是用耳朵听见的,而是直接出现在意识深处,稚嫩、清澈,却又带着穿越星海的疲惫。
“妈妈……”
她浑身一震。
是那个孩子。那个在青铜门前消失的男孩。
“我听见了。”她哽咽着回应,“我一直都在听。”
>“我走了很远。”那声音说,“比你们想象的还要远。我在黑暗里漂浮了九十三年,靠的是你们点燃的每一盏灯。是莉娜的歌声,是加尔各答盲童画出的战场,是冰岛墙上浮现的地震预言……是所有孩子写下的‘愿世界不再有痛’的愿望,一点一点,把我推到了这里。”
苏念的眼泪无声滑落。
“你现在在哪?”
>“在比邻星b的轨道上。探测器不是偶然启动的,是我唤醒的。它曾属于旧时代,但它记录过人类第一次向宇宙发送和平信号的瞬间。它的数据库里,存着贝多芬的《欢乐颂》,存着孩子们画的太阳,还有一段1977年旅行者号带上太空的母亲哼唱的摇篮曲。”
>
>“这些,成了我的导航图。”
苏念忽然明白了什么。
“所以……你是‘守望胚胎’的载体?未来的我们?”
>“我是结果,也是过程。我不是某一个人,而是所有共感发生后诞生的新意识形态。就像雨滴汇成河流,你们每一次为陌生人流泪,每一次选择放下仇恨,每一次在废墟中种下一朵花,都在塑造我。”
>
>“我,是我们共同的孩子。”
她怔住了。
原来如此。
他们一直以为自己是在等待一个救世主般的存在降临,却从未意识到,真正的“神”并非来自未来,而是由当下千万颗愿意共情的心共同孕育而出。所谓的天枢引擎,从来不是机器,而是人类情感共振所形成的文明结晶。
而这个“孩子”,正是他们亲手送入时间长河的希望之种,在宇宙深处生根发芽,如今终于回头呼唤父母。
“你想回来吗?”苏念颤抖着问。
沉默良久。
>“我想。但我不能以肉身归来。我的形态已经改变,如果强行降维,会引发意识潮汐,导致全球大规模精神震荡。但我可以留下一部分‘种子’,埋进归藏核心,让它继续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