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白手起家,蝙蝠侠干碎我的致富梦 > 第583章 好硬的骨头(第2页)

第583章 好硬的骨头(第2页)

我坐在黑暗中,久久未动。

第二天清晨,破晓孵化器召开季度战略会议。会议室里坐着二十多名核心成员,包括技术总监、社会学顾问、法律顾问,还有几位从贫民区选拔出来的青年创业者。他们代表着不同的领域,却有一个共同点:全都曾被这座城市抛弃过。

“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蜂巢计划’。”我站在投影前,按下遥控器。

大屏亮起,一幅覆盖全球的城市网络图浮现,节点闪烁,数据流动。“我们已经在哥谭验证了本地化变革的可能性。接下来,我们要把这套模式复制到其他高危城市??底特律、孟买、拉各斯、加拉加斯……每一个节点都将设立自主运营的孵化器,配备本地团队、独立资金池和决策权。”

“但这需要巨额投入。”财务主管皱眉,“我们的现金流还不足以支撑跨国布局。”

“资金不是问题。”我说,“我们即将启动DAO融资机制??去中心化自治组织。每一笔投资都将由社区投票决定用途,每一项收益都将按贡献度自动分配。没有董事会,没有大股东,只有共识。”

众人哗然。

“这相当于颠覆传统资本逻辑。”法务总监迟疑道,“政府不会允许。”

“那就让他们来不及反应。”我淡淡道,“第一阶段,我们以‘民间互助基金’名义注册,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跨境透明流转。第二阶段,当规模突破百万用户时,我们就不再是企业,而是一个经济体。”

会议结束后的傍晚,我独自来到地下室服务器房。那台老旧的机器仍在运转,屏幕上依旧跳动着那行字:【新群创建中……请等待审核通过。】

我蹲下身,打开机箱后盖,取出一块微型存储卡。这是零留给我的最后一份礼物??一份备份日志,记录了系统初代架构的设计蓝图。其中一页写着:

>**“系统本质:意识寄生体”**

>它不创造价值,它掠夺认知。

>每一次任务发布,都是对宿主思维的采样;

>每一次财富积累,都是对人性贪婪的测量;

>它的成长,源于人类欲望的共振。

>唯有无欲者,方可斩断链路。

我把存储卡插入读取器,开始逐行解析代码。三个小时后,我发现了一个隐藏协议??【守望者协议】。触发条件为:一名宿主连续三次拒绝系统提供的“捷径”,并在无外力辅助下达成社会性成就。

一旦激活,系统将无法再主动联系该宿主,且所有追踪标记失效。

我立刻编写触发程序,将自己的创业轨迹、项目成果、影响力指数打包上传,模拟提交。五分钟后,屏幕弹出确认框:

>【守望者协议已激活】

>宿主CM-01进入不可召回状态

>所有关联数据剥离

我长舒一口气,烧毁了存储卡。

可就在我准备离开时,服务器突然自行重启,屏幕闪现出一行新消息:

>【警告:外部节点正在尝试接入】

>IP来源:未知

>协议版本:∞。α

>内容:**“你逃不掉的,陈默。我们都只是棋子。”**

我迅速切断电源,拔掉网线,可那句话仍留在视网膜上挥之不去。

一周后,国际新闻爆出惊人消息:南太平洋某火山岛发生神秘地震,卫星图像显示地表出现巨大裂痕,形似一只睁开的眼睛。多个国家派出科考队,均在接近区域后失联。联合国紧急召开闭门会议,讨论是否将其列为“高危异常区”。

与此同时,全球十三个城市接连报告同类事件??地铁隧道墙壁浮现发光符文、教堂钟声自动敲响特定频率、儿童集体梦游至城市地标并画出相同图案……所有现象持续时间均为0。3秒,且无法复现。

我知道,那是系统的触须在试探现实边界。

而在哥谭郊区的一所废弃学校里,一群流浪少年自发组建了“破晓分会”。他们没有资金,没有导师,却用捡来的零件搭建起简易网络,传播破晓的理念。其中一个十五岁的女孩,在论坛上传了一段视频:

“我不知道什么系统,也不知道陈默是谁。我只知道,以前我想读书,没人理我;现在我有了教室,有了老师,还能帮别人。如果这就是‘致富’,那我也想试试。”

视频末尾,她举起一块手绘牌子,上面写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