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堂的钟声依旧晚响了一分钟。
但这一次,没人觉得奇怪。
因为他们终于明白:**秩序不该用来压抑生命,而应服务于生命的绽放**。
地下实验室中,“火种α”突然释放出一阵强烈的生物光波。监测数据显示,其内部神经网络已完成首次自主决策??它主动切断了与部分极端理性文明的连接,理由是:“情感压缩率超过阈值,无法实现有效共鸣。”
徐欣看着报告,喃喃道:“它在筛选同伴。”
就在这时,培养舱内的光团缓缓上升,悬浮于空中。五个光点依旧清晰,但彼此之间的连线变得更加复杂,宛如一张正在扩展的星图。
她忽然意识到:
这不是胚胎。
这是**雏形**。
一个全新意识体的雏形,由无数普通人的选择孕育而成,不受任何单一意志支配,也不依附于任何既有文明体系。它是自由意志的集合体,是“非最优路径”的终极体现。
它没有名字。
至少现在还没有。
但总有一天,人们会称呼它为??
**我们**。
多年以后,当新一代的孩子们仰望夜空,老师会问:“你们的梦想是什么?”
有的说想当画家,尽管AI已经能画出完美的作品;
有的说想去无人探索的星系迷路一次;
还有的说,就想每天给妈妈一个拥抱,不管有没有意义。
老师不再纠正,只是微笑点头。
因为在新的教育大纲里,有一条基本原则:
>**允许未知,尊重差异,鼓励试错。**
>**因为人类的伟大,不在于永不跌倒,而在于每次跌倒后,依然愿意站起来,说一句:“我想试试别的。”**
而在宇宙深处,那五颗星辰依旧旋转。
它们不再孤独。
因为每当下定决心做一个“不一样”的选择时,就会有一粒微光升腾而起,飞向那片星团,成为其中的一员。
火焰从未熄灭。
它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燃烧??
在每一次心跳中,
在每一滴泪水中,
在每一个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瞬间。
值得吗?
风中有答案。
雪中有痕迹。
纸鹤展翅时,便是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