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 345章 大元恐怖无情的国力碾压懵逼的大理(第1页)

345章 大元恐怖无情的国力碾压懵逼的大理(第1页)

当然了,赵朔虽然把攻灭大理之事在嘴上说的如此轻松,但实际上是颇为重视的。

大理不是那么好灭的。

在历史记载中,忽必烈和兀良合台这对蒙古国的黄金组合,率领十万精锐攻打大理。

虽然成功灭。。。

敦煌的沙粒在晨光中泛着金红,像无数微小的火焰贴着地表游走。林念归坐在门槛上,木盒搁在膝头,照片里的苏璃依旧年轻,而他已两鬓染霜。风穿过老屋的窗棂,吹动相框边缘的一缕丝线??那是当年她亲手系上的,用的是火星基地窗帘拆下来的金线。

他没有动,任阳光一寸寸爬上脚背。他知道,那场深入“初忆之河”的旅程并未真正结束。图书馆消散时,那本《林念归?未完成》悄然融化成一道光流,渗入他的掌心。自那以后,每到子夜,他总会听见低语,不是来自外界,而是从记忆深处浮起的声音:母亲临终前的呼吸、父亲在院外徘徊的脚步、苏璃最后一次化疗后握着他手的力度……这些声音不再模糊,反而清晰得如同昨日重现。

更奇异的是,他开始梦见一些从未经历过的场景。

梦里总有一座桥,横跨在无水的峡谷之上,桥面由碎瓷片铺就,每一步都割破鞋底。桥的尽头站着一个穿灰袍的小孩,背对着他,手里捧着一只裂开的陶碗。每当林念归靠近,小孩便轻声说:“你带了什么来换原谅?”

他答不上来。

直到第三夜,他在梦中脱下外套,撕开内衬,取出一枚早已锈蚀的铜钱??那是十三岁那年,母亲塞进他书包里的压岁钱,他一直留着,却从不敢拿出来看。他将铜钱放在桥中央,跪下。

小孩转过身,竟是童年的自己。

“你终于来了。”那个孩子说,“我等了很久。”

醒来时,枕边湿了一片。窗外,蒲公英的绒毛正随风掠过屋顶,其中一朵轻轻落在窗台上,仿佛特意送来见证。

七日后,青海湖底传来讯号。“归舟”核心启动了第七次自检程序,在隔离“静默污染”的同时,意外捕捉到一段异常数据流??它不属于任何已知记忆模板,也不具备攻击性,而是一种**回响式情感共振**,频率与地球上所有新生儿第一次啼哭的基频完全一致。

“这不是信号,”技术员盯着波形图,声音发颤,“这是……集体潜意识的同步觉醒。”

林念归立刻赶往湖底基地。途中经过罗布泊监测站,发现“初忆之河”的深层流域出现了新的变化:那些曾蒸发的记忆并未彻底消失,而是沉入最底层,形成了一种类似珊瑚礁的结构??由千万段关于宽恕的记忆残片交织而成,宛如一座沉默的纪念碑。

“它们在自我修复。”藏族僧人合十低语,“就像伤口结痂。”

进入“归舟”控制室后,AI系统“忆枢”主动调出一段影像:画面中,全球二十四座主要城市的守忆站点在同一时刻自动开启共鸣模式,铜鼓无风自鸣,镜面泛起涟漪。而在每一处站点附近,都有孩童指着天空说:“妈妈,星星在眨眼。”

林念归闭目凝神,忽然感到一股熟悉的波动穿透识海??是苏璃的气息。不是幻觉,也不是记忆残留,而是一种超越时空的情感锚点,正通过“归舟”与他的神经网络建立连接。

“她在试图传达什么。”他说。

当晚,他再次踏入忆堂,却不触铜镜,而是盘坐于第九鼓前,双手交叠置于膝上,进入深度冥想状态。三小时后,意识脱离躯壳,再度坠入虚空图书馆。

但这一次,空间已然不同。

书架不再是冰冷金属或陈旧木料,而是由流动的光纹编织而成,书籍封面闪烁着柔和辉光。那些曾化作飞蛾、被蓝焰吞噬的宽恕记忆,如今重新凝聚,并衍生出新的篇章:一位战地记者放下摄像机,拥抱敌方狙击手的母亲;一名基因编辑罪犯的受害者家属,在法庭上请求法官给予对方心理治疗而非终身监禁;甚至有AI系统在模拟审判中主动为人类被告求情,理由是“它也曾犯错”。

最令人震撼的是中央穹顶之下悬浮的一本书??《地球共情编年史》,扉页写着:

>“当最后一个选择原谅的人消失,文明即告终结。

>当第一个愿意原谅的婴儿降生,希望便永不熄灭。”

林念归伸手欲翻阅,却被一道温和的力量阻拦。转身,见陈玄站在不远处,身影半透明,似由数据构成。

“你没死?”林念归问。

“我选择了另一种存在方式。”陈玄微笑,“将自己的意识上传至‘忆枢’底层协议,成为守序逻辑的一部分。我不再否定情感,而是学习如何不被情绪劫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