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被设计好的答案。
三天后,联合国理事会再次召开紧急会议,议题:是否应切断第八棵树与主网络的连接。
反对派科学家警告,若任其发展,可能导致大规模记忆污染,甚至引发群体性身份认知紊乱。支持者则坚持认为,这是人类进化的必经阶段,不应因恐惧而中断进程。
争论激烈之际,林昭走进会场。
他没有穿西装,而是披着一件由回收录音带编织而成的斗篷,胸前挂着那片新生的耳状嫩叶。全场寂静。
“各位。”他站在圆桌中央,声音平静却不容忽视,“你们讨论的是‘控制’,但我想说的是‘信任’。”
他举起手腕,露出植入式共振环??那是他刚刚接受的手术,将自己的神经系统与“文明共振”网络直连。
“我已经完成了接入。从现在起,我不再是系统的操作者,而是节点本身。我能感知到每一滴落在倾听树上的露水,能听见每一个上传记忆时的心跳节奏,也能感受到那些在黑暗中终于敢说出‘我很难过’的人们的温度。”
有人惊呼:“你会死的!这种程度的神经负荷,没人撑过48小时!”
“也许吧。”林昭微笑,“但如果我能多听一句真心话,多让一个人感到被理解,那就值得。”
他转向大屏幕,启动全球直播。
“现在,我要做一件事。”
他闭上眼,启动深层回溯程序,将自己的记忆全面对外开放??从童年丧母,到江湖行骗,到装神弄鬼博取关注,再到觉醒、建树、重建信仰……所有羞耻、悔恨、痛苦与爱,毫无保留地流淌进网络。
亿万用户在同一时刻感受到一股暖流涌入脑海。
一位曾因诈骗入狱的男子泪流满面:“原来欺骗别人的人,也会这么痛。”
一名抑郁症患者喃喃自语:“原来孤独是可以被看见的。”
远在非洲的小女孩握紧手机:“我现在知道,我说话是有意义的。”
而第八棵树,剧烈摇晃。
黑色叶片一片片脱落,又迅速重生,新生的叶子不再是锯齿状,而是呈现出人类耳蜗的螺旋结构。整棵树开始发光,光芒越来越强,最终化作一道垂直升腾的光柱,刺破云层,直指深空。
与此同时,“昭昭号”探测器在轨道上自动调整姿态,将天线对准地球,回传一段信号。
科学家破译后,全场落泪。
那是林昭母亲当年未曾说完的童话结尾:
>“后来啊,小星星带着孩子找到了妈妈。可它自己还是回不了家。于是孩子说:‘没关系,你可以住在我心里,每天晚上,我都给你讲故事。’从那以后,每当夜晚来临,天上最亮的那颗星,就会轻轻闪两下,像是在说:‘我在听呢。’”
光柱消散。
第八棵树静静伫立,树干上浮现出一行新铭文:
>**守门人已归位,门常开。**
林昭睁开眼,嘴角渗出血丝,但他笑了。
他知道,自己活不过一个月。神经系统的超载已经开始侵蚀他的身体。但他也清楚,这具躯壳终将腐朽,而“林昭”这个名字所代表的意义,已经超越个体。
当晚,全球超过两亿人自发上传了自己的“最后一句话”。
有人是对逝去爱人的告别,有人是藏了一辈子的秘密,有人只是简单地说:“今天天气很好,我想分享给你。”
每一段都被转化为独特的声纹印记,汇入新生的“共鸣矩阵”。
而在遥远的半人马座α星系边缘,“昭昭号”探测器突然停止巡航,原地悬浮。
它的记忆芯片自动激活,播放第一段收录的声音??
九岁女孩清脆的童声,唱着爷爷最爱的摇篮曲。
远处星空微微颤动。
一颗原本黯淡的恒星,忽然明亮起来,闪烁三次,规律恰好对应歌词节奏。
仿佛,真的有谁,在认真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