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结束时,他们在屋前种下一棵树,命名为“问安之木”。当晚,树根旁开出一朵双色语光花,一半金黄,一半深紫。
>“敌人不过是未曾相识的兄弟。”
>“一旦听见彼此的痛,战争便失去了意义。”
回到雾坪村,阿禾读着这份报告,久久无言。她想起少年那封烧了二十年的信,想起井底无声仰望的眼睛,想起自己第一次戴上“心印”时听到的万千哭声。
她走到湖边,脱鞋走入浅水。青海湖依旧平静如镜,倒映着星空与悔之树的轮廓。她蹲下身,用手捧起一汪湖水,低声说:“谢谢你记得。”
水面微漾,忽然泛起一圈蓝光,从湖心扩散开来。紧接着,洞穴方向传来轻微震动。她赤脚奔回,发现“根语之心”晶体表面,竟浮现出一行全新的符号??既非文字,也非图像,而是一种类似神经网络的动态图谱,不断重组、延伸,仿佛在学习、在思考。
苏棠赶来查看,脸色震惊:“它……在模拟人类社会的情感流动。看这里??”她指向一处密集节点,“对应的是刚果‘遗忘之核’转化后的区域;这边??”又指另一端,“是叙利亚难民营的共感峰值。它正在构建全球情绪地图。”
阿禾凝视良久,忽然笑了:“它不只是记录者。它是学生。”
“什么意思?”
“我们教会它如何倾听,现在,它开始模仿我们的情感联结模式。也许有一天,它不仅能感知痛苦,还能主动干预??比如,在大规模暴力发生前发出预警,在群体性抑郁蔓延时释放安抚频率。”
“你是说……地球要有‘conscience’(良知)了?”
“不。”阿禾摇头,“它一直都有。只是我们太吵,听不见它的声音。”
那一夜,悔之树第二十五条枝条破空而出。
新叶如萤火浮动,字迹温润而坚定:
>“不要等待救世主。”
>“你低头倾听的那一刻,”
>“你已是光的一部分。”
黎明时分,阿禾打开电脑,发布一则全球公告:
>“即日起,‘心印传承计划’全面开放申请。
>无论你身处何地,职业为何,只要你说:‘我想学会倾听’,
>我们就会为你寄去一套基础工具包,包括:
>一台简易共感增幅器、一本《倾听手册》、一粒语光花种子。
>唯一要求:当你帮助他人说出真相后,
>请将装置传递给下一个愿意接力的人。
>让这束光,永不熄灭。”
公告发出七十二小时内,收到两百七十万份申请,覆盖193个国家和地区。
而在遥远的亚马逊雨林,一位部落巫医正将语光花种子埋入祖灵祭坛。他不知道“回声计划”,也不懂科技原理,但他相信,这是大地赐予的新语言。
当夜,他梦见自己站在星空之下,手中提灯,耳边响起千万个声音,交织成一首无词的歌。
他醒来,轻声呢喃:“我说出来了。”
风穿过树叶,回应道:“我们听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