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所有画面汇聚成一句话,浮现在空中:
>“因果未断,薪火相传。”
“这是……预兆?”陈六喃喃。
“不。”林小满盯着那行字,声音颤抖,“这是回应。它们感应到了什么,正在觉醒。”
当晚,她再度来到轮回井畔。月色如霜,桃树影子斜铺井口,宛如一道通往幽冥的桥。她将手掌贴上井壁,闭目低语:“若你还记得我,请告诉我,这一切意味着什么。”
寂静良久。
忽然,井底传来一声极轻的“咳”。
紧接着,石缝渗出湿痕,缓缓凝聚成字:
>“新容器已成。”
>“旧誓约将启。”
>“你不必再战。”
>“他们来了。”
林小满呼吸一滞。
“他们”是谁?
她猛然回头,望向寒冰室方向。难道……这些苏醒的弟子,才是真正的“继承者”?而非她?
她冲回藏书阁,翻找《太初九章》原始碑文拓片。在尘封已久的第三卷末页,她终于找到了一段从未被人注意的批注:
>“第九式?照心,非一人可成。需三人同心,共燃残章,方能窥见真我。昔年创此式者,实有三位先贤,皆以身殉道,其魂散而不灭,寄于后世有缘之人。”
她怔住了。
原来“照心”从来不是独属她的力量,而是一道传承的火种。她点燃了它,却并非终点,只是引信。
那么……谁是另外两人?
她脑海中闪过两个身影:一个是燕寻,自幼识海受损仍坚持守夜巡查;另一个,竟是陈六??那个梦中见过孟观尘的少年。
她连夜召见二人。
当她说出推测时,燕寻沉默许久,才开口:“我小时候,每逢雷雨夜就会做同一个梦??梦见自己站在祭坛中央,手中捧着一块碎玉,耳边有人哭着喊‘对不起’。醒来后,枕巾总是湿的,像是真的流过泪。”
陈六则低头道:“我也做梦……梦里有个穿灰袍的老头教我写字,写的就是‘安魂引’。但我看不懂,只能照着画。后来我发现,我在纸上画的东西,和当年封印井口的符文,几乎一模一样。”
林小满看着他们,忽然笑了。
“原来如此。你们早就准备好了。”
三日后,三人立于轮回井前,依古法布下“三心阵”。此阵以血为引,以忆为媒,以愿为基,强行唤醒彼此神识中最深层的记忆烙印。
仪式开始。
林小满割破掌心,血滴落井沿,瞬间蒸发成雾;
燕寻咬破舌尖,喷出一口精血,化作符火环绕周身;
陈六则取出一张黄纸,上面是他多年临摹的“安魂引”,投入火焰之中。
刹那间,天地变色。
井口喷涌出无数光影,不再是未来的幻象,而是**过去的残片**:
百年前,秦惜君与李仪并肩作战,却被幕后之人背叛;
九十年前,孟观尘自愿坠入井底,以身为锚镇压余波;
五十年前,一位无名外门弟子冒死修改封印符文,只为延缓心魇复苏……
而在每一幕终结之际,都有一个模糊的身影悄然出现,拾起碎裂的玉佩,将其埋入桃树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