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后,全球二十七处“声茧基站”被彻底摧毁。埃米尔?科尔在瑞士接受心理干预,其孙女留在南屿继续学业。
文弟去学校接她放学。
小女孩仰头看他:“叔叔,爷爷真的听过《破茧》吗?”
“真的。”文弟蹲下,“他还说,那是他第一次听见‘活着的记忆’。”
女孩想了想,从书包里掏出一张画:一只蝴蝶从裂缝的茧中飞出,下方写着一行歪歪扭扭的字??
**“声音也会破壳。”**
文弟鼻子一酸。
那天夜里,他再次打开邮箱,准备清理垃圾信息。
却发现收件箱底部,静静躺着一封未读邮件。
发件人:未知。
主题:空白。
时间:凌晨3:17。
他点开。
依旧是音频。
按下播放键。
一个极其苍老、却无比熟悉的声音响起:
>“文弟……回来吃饭了。”
不是阿公生前的语气,更像小时候傍晚,炊烟升起时的那一声呼唤。
文弟的手指悬在删除键上方,迟迟未落。
他将音频导入“心跳协议”引擎。
五秒后,结果跳出:
>【检测失败:声纹匹配度99。1%,生物节律异常。
>呼吸周期呈现规律性补偿波动,疑似模拟程序。
>结论:超高精度仿声,技术远超现有水平。
>备注:真正的阿公,从不说“回来吃饭”,只说“饿了吧?”】
他笑了,眼角却湿了。
他将这段音频存入“心跳协议”核心数据库,命名为:“最后一个考验”。
然后回复了一句,仅自己可见:
“下次,记得说‘饿了吧’。”
窗外,晨光再度洒落海面。
一艘渔船驶过,船头挂着的贝壳风铃叮当作响。
那声音杂乱、不成调,却真实得让人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