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黑暗并未退场。
某日凌晨,林澜收到一封匿名邮件,附件是一段加密音频。解开后,竟是文弟年轻时的一段私密录音:
>“如果有一天我能靠捧红明星赚够百亿,系统就会给我百倍返利……我要用这笔钱重建南屿,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被世界听见。”
她怔住了。这段话从未公开,甚至连李昭都不知道存在。是谁掌握了这样的资料?更重要的是,为何现在放出?
调查很快指向一家名为“声契科技”的新兴公司。该公司打着“情感资本化”的旗号,推出“心声期货”交易平台:用户可抵押个人重要记忆录音,换取创业资金、医疗费用或教育贷款,偿还期内若情感价值增长(以传播量、共鸣指数计算),债权人还能获得超额收益。
讽刺的是,平台首页赫然写着:“灵感源自文弟先生的百倍返利理论。”
林澜怒不可遏:“他当年说的是梦想的回报,不是把眼泪明码标价!”
她带队深入追查,发现“声契科技”背后竟是一家跨国金融集团,早已秘密收购多家声音数据公司,并试图游说各国政府将“情感资产”纳入GDP统计范畴。更可怕的是,他们正在研发“情绪收割无人机”,可在人群密集区自动采集哭泣、欢笑、争吵等高情感密度声音,不经同意直接入库。
文弟得知此事后,沉默良久。第二天清晨,他独自登上南屿最高处的?望台,架起一台老式广播发射器。没有联网,没有直播,仅靠原始电波向四周扩散信号。
一个小时后,方圆百里的收音机突然自行开启,传出他苍老却坚定的声音:
>“各位朋友,我是文弟。我知道很多人听过我的故事,说我靠捧红明星拿到百倍返利。但今天我要说真话:从来没有系统给我返利。所谓的‘百倍’,是我看着一个个普通人终于敢开口说话时,心里涌出来的感激。你们以为我在利用声音赚钱?错了。我一直是在还债??还那些年没人肯听我说话的债。”
>
>“现在有人想把你们的眼泪变成股票代码,把你们的秘密做成理财产品。我只想问一句:当你在深夜录下‘我很累’三个字,是为了疗愈,还是为了将来卖给陌生人换一顿饭钱?”
>
>“请记住:最贵的声音,永远是免费的。因为它来自真心,而不是账户余额。”
这场未经许可的广播持续了整整十二分钟,覆盖三省两市。尽管信号很快被切断,但音频已被无数人录下,在社交平台疯传。#真心无价#话题当日登顶全球热搜。
三天后,“声契科技”宣布暂停运营。幕后财团发表声明致歉,承诺永久放弃“情感证券化”项目。国际刑警组织介入调查其非法数据采集行为,数十名高管被立案。
风波平息之际,文晓归来。他带回的不仅是母亲的日记本和一盒泛黄磁带,还有她亲手绘制的一幅星图??标注了十八年来每晚仰望星空时看到的特别星辰排列。
“她说,每一颗亮一点的星,都是我对你说的一句话。”文晓轻声道。
林澜接过星图,忽然注意到某些坐标与“记忆星河”中高频情感事件的发生位置高度吻合。她立即组织团队比对分析,得出惊人结论:**人类强烈情感释放的时刻,宇宙射线背景值会出现微弱但可测的同步波动**。
“不是我们在向星空传递声音,”她在论文摘要中写道,“是情感本身,在引力之外建立了另一种连接方式。”
这一发现催生了“星际声学”新学科。中国率先发射“聆宇一号”探测器,搭载特制声频感应阵列,目标是捕捉太阳风与行星磁场交互时产生的“宇宙和声”。NASA随后宣布合作计划,拟在月球背面建立首个“静默天文台”,专用于监听地外情感共振信号。
而在南屿,新的“三代同堂声课”如期举行。这次的主题是“未完成的对话”。一位百岁老兵握住曾孙的手,低声讲述战友临终前未能寄出的家书;一名叙利亚难民女孩播放父亲最后一条语音留言,请求老师帮她翻译成中文诗;日本福岛核灾幸存者带来一段辐射区废墟中的风铃录音,说那是“亡灵在唱歌”。
课程结束时,所有人齐声朗读《南屿宣言》第一条:“每个人都有讲述与被听见的权利。”
声音传至高空,惊起一片海鸟。它们振翅而去,轨迹竟在雷达上形成一幅短暂却清晰的图案??正是宣言签署当日十万陶瓷胶囊在空中碰撞的投影。
当晚,文弟再次来到海边。这一次,他打开了笔记本的最后一页。月光下,他提笔写下:
>“真正的百倍返利,从来不是金钱,而是当你说出一句话,另一个人因此愿意继续活下去。”
写完,他合上本子,轻轻放入一只空白陶瓷胶囊,推向大海。
潮水吞没它的瞬间,远处海面再度泛起幽蓝涟漪。这一次,不止是“蓝眼泪”。成群发光水母自深海升起,排列成一条绵延数公里的光带,如同一条横卧海面的银河。
科学家说那是生物电反应。
渔民说那是阿公回来了。
而孩子们相信,那是千万个未曾说出的故事,终于找到了出口,正奔向明天的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