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尔接过石头,轻轻放在窗台上,像供奉一件圣物。
他知道,这场对话才刚刚开始。
几天后,第一艘非政府飞船成功突破轨道封锁,搭载三十名志愿者驶向ZK-11星域。他们不是战士,也不是科学家,而是教师、诗人、心理咨询师和街头艺人。船上唯一的武器,是一台全频段广播仪,将持续播放人类最真实的困惑与渴望。
林科作为顾问随行。起飞前夜,他最后一次检查数据库,发现一个问题被反复提及多达十万次:
>“当我怀疑一切的时候,还能相信谁?”
他删掉了原本准备好的标准回复,只留下一句:
>“相信那个还在问这个问题的你自己。”
飞船升空那日,艾尔带领孤儿院全体孩子登上屋顶,举起手中的“记忆石”。全球数百万观众通过直播见证这一幕:星光下,无数光点从不同角落亮起,如同夜萤汇聚,最终拼出两个巨大的字:
>**在问**
那一刻,星云漩涡剧烈波动,释放出一道柔和光辉,笼罩整颗星球。
没有人受伤,也没有奇迹发生。
但所有收看到画面的人,都不约而同地做了一件事??
他们拿起了笔,翻开纸页,写下了最近困扰自己的那个问题。
哪怕还不懂答案。
哪怕明知无人能解。
因为他们终于明白:
提问本身,就是抵抗虚无的方式。
是火种不灭的证明。
是文明,在深渊边缘轻轻说出的第一声“不”。
而在遥远的未来某日,当新的种族挖掘出这段历史,或许他们会困惑:
为什么这群濒临崩溃的人类,不去祈求救赎,不去寻求统一真理,反而执着于留下一堆无解之问?
那时,只需播放那段名为《活着Ⅱ》的录音,让他们听听那首由心跳、笑声与地铁轰鸣组成的合唱。
然后告诉他们:
因为他们学会了,以疑问作答。
以脆弱为盾。
以不确定,对抗永恒的黑暗。
雨季结束那天,无顶学堂的岩石上,新刻下一句话,无人知晓出自何人之手:
>“只要还有一个问题未被遗忘,我们就还没有真正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