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今天没哭。我想你。”
她把纸条折成小船,塞进树洞。
片刻后,远在千里外打工的母亲手机震动。她打开一款名为“心语”的应用,看到一条匿名推送:
>“您的孩子刚刚发送了一条消息:
>‘妈妈,我今天没哭。我想你。’
>是否回应?”
她双手颤抖,输入回复:
>“宝贝,妈妈也在想你。明天就回家。”
按下发送键的瞬间,她窗外的城市夜景忽然亮起一片奇异的蓝光??全市三百二十一座公交站台的电子屏同步显示一行字:
>“这个世界,正在温柔地回应你。”
而在川西群山之间,小满三人踏上了归途。
他们不知道未来会有多少人加入这场无声的革命,也不知道是否有一天人们会再次遗忘。
但他们知道,只要还有一个孩子愿意写下真心话,只要还有一盏灯为陌生人点亮,桥就不会断。
因为他们已经见过光。
并且,成为了光的一部分。
当夜,全球十七万心域驿站同步举行了一场仪式:所有人在同一时刻关闭电子设备,点燃蜡烛,写下一句话,放入特制的陶瓷罐中埋入地下。
科学家无法解释为何次日清晨,各地土壤中都生长出了罕见的蓝色花卉,花瓣中心闪烁着类似文字的荧光图案。
牧民称其为“心语花”。
生物学家命名为“LuminariaVeritas”(光言之花)。
而孩子们管它叫:
“会回信的花。”
多年以后,当第一批参与桥计划的孩子长大成人,有人成为作家,有人做了心理咨询师,有人创办夜间倾听热线,还有人专门研究如何让监狱囚犯通过写作重建自我。
但在所有纪念活动上,他们总会提到同一个名字:
小满。
没人知道他后来去了哪里。
有人说他留在昆仑守护光启之门;有人说他游历世界建立新驿站;还有人说,他只是回到了青溪村,继续写他的日记,直到白发苍苍。
唯一确定的是,每年春分之夜,全球所有心域驿站都会收到来自未知地址的一封信。
信纸泛黄,字迹清秀,内容永远相同:
>“今天,我又听见了一个声音。
>它很小,但它存在。
>所以,我还在写。
>你也还在听吗?”
署名只有一个字:
>**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