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和闺蜜嫁进侯府吃瓜看戏(穿书) > 165第 165 章(第1页)

165第 165 章(第1页)

小禾跑远后,燕宜仍伫立原地,望着那新刻的“小禾”二字。树根处泥土微翻,铅笔屑与木屑混在一起,像一场静默的仪式刚落下帷幕。她蹲下身,指尖轻轻拂过那稚嫩的笔画,仿佛触到了某种正在破土而出的命运。

忽然,远处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阿菱自山道奔来,发髻散乱,手中紧攥一卷竹简,脸色苍白如雪。

“出事了。”她喘息未定,声音压得极低,“京城……同安公主被软禁于别院,府邸遭查抄。宫中传出消息,说她‘私通外臣,蛊惑圣听’,罪名虽未明定,但已有言官上疏,请废女子科考之制。”

燕宜心头一震,却未起身,只缓缓将手从树根收回,拍去尘土。“终于来了。”她语气平静,仿佛早已预料,“他们容不得女子执笔,更容不得女子参政。这一刀,迟早要落。”

阿菱咬唇:“福建那边刚稳住局面,西域之行尚未启程,如今中枢生变,各地分院恐遭连坐!我们若不反击,怕是连讲学之地都将不保。”

燕宜站起身,目光扫过整片桃林。那些名字在春风中轻轻颤动,像是无数双眼睛正凝视着她。她转身面向书院方向,沉声道:“召集所有讲师、毕业生代表,今夜子时,明心堂议事。传令下去:‘照心鉴’持有者暂缓出发,待令而行。”

阿菱点头欲走,又被唤住。

“再派人去联络沈令月。”燕宜顿了顿,“还有,让厨房备些热粥??今夜,会有很多人睡不着。”

夜色降临得格外沉重。

明心堂内灯火通明,五十多位核心成员齐聚一堂。有白发苍苍的老秀才,也有尚带稚气的年轻女弟子;有曾为奴婢如今执教鞭的妇人,也有出身书香却毅然投身女塾的闺秀。她们围坐一圈,神色肃然。

燕宜立于中央,手中捧着那封空白信纸,梅花印记在烛光下泛着幽微的红。

“诸位,”她的声音不高,却穿透寂静,“我们办女塾,不是为了争一口闲气,也不是为了让女子穿上官袍耀武扬威。我们所求的,不过是一个‘理’字??人人皆可识字明理,人人皆有权言说自己的命运。”

她将信高举:“这朵梅,是三百年前苏砚留下的火种。今日它重现人间,不是偶然。它在提醒我们:每一次压迫来临之时,正是我们该挺身而出之刻。”

堂中一片沉默,继而有人轻声问:“可如今朝廷动向不明,若贸然发声,恐引火烧身。”

燕宜望向提问之人,是浙江分院的陈氏,曾因替村妇写诉状被打断手指,如今戴着铁套仍坚持授课。

“你说得对。”她点头,“但我们若因惧怕烧身,便任火焰熄灭,那才是真正的焚书坑儒。”

她踱步至案前,展开一幅地图??大周疆域全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已建或筹建中的女塾位置。

“你们看,从江南到岭南,从蜀中到闽海,一百三十七座学堂如星罗棋布。这不是我一人之力,这是千万女子用脚走出来的路。她们逃婚、抗税、罢渔、请愿,只为争一个读书的权利。”

她指尖划过长安、洛阳、扬州,“而现在,有人想用一道诏书,抹去这一切?”

声音陡然转厉:“我不答应!”

满堂震动。

一位来自西北的讲师起身,声音哽咽:“我在敦煌教书三年,带着盲女摸读凸字课本。昨日她第一次写出自己名字,哭着问我:‘先生,我能当老师吗?’我说能。可若明日朝廷下令关闭女塾,我又该如何回答她?”

另一人接话:“我在贵州苗寨推广节育医术,救活难产妇人数十。族老起初骂我是妖女,如今却称我‘药娘子’。可若没有学问做靠山,谁信女子也能治病救人?”

一句句控诉汇成洪流。

燕宜闭目片刻,再睁眼时,眸中已有决意。

“明日,我要写一篇《万女书》。”她说,“不为辩解,只为陈述事实??每一个走进学堂的女孩,她的名字、她的故事、她的愿望,都要一字一句写进去。我们要让天下知道,这不是叛逆,这是觉醒。”

她环视众人:“我需要你们每一个人,写下你最难忘的一课,最痛的一次抗争,最亮的一个眼神。七日内,集百人百篇,汇成《万女书》,直送御前。”

堂中静了几息,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应和。

散会之后,沈令月悄然走近。她换了男装,披着斗篷,显然是从京城潜回。

“公主并无大碍。”她低声说,“但她托我带话:‘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此时退缩,前功尽弃。’”

燕宜苦笑:“她倒是比我看得透。”

沈令月凝视她:“你还记得小时候咱们偷偷抄录《列女传》被发现的事吗?你娘罚你跪祠堂,说我勾引你学坏。结果你跪着还背《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燕宜笑了:“所以我娘后来再也不敢关我祠堂了。”

两人相视良久,沈令月忽道:“这一次,可能不只是跪祠堂那么简单。若皇帝真下诏废科,你可能会被冠以‘聚众倡乱’之罪。”

燕宜望向窗外,月光洒在桃林之上,花瓣如霜。

“那就让他们抓我去牢里好了。”她淡淡道,“只要我在狱中还能写字,就能继续教人识字。只要还有一个人记得‘她来’二字,我们就没输。”

第二日清晨,书院内外已忙碌非常。学生们自发组织誊抄队,将一篇篇泣血而成的文字逐字录入长卷。有人写自己如何冒死举报族兄强占田产,有人记述母亲临终前唯一遗愿是“让女儿上学”,更有边陲女子讲述在雪山上背着课本行走百里求师的经历。

燕宜亲自执笔第一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