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为啥不信我是重生者 > 第五百九十章 必须立刻反击(第1页)

第五百九十章 必须立刻反击(第1页)

“表姐!”

第二天一大早,众人起床之后,就到酒店的餐厅吃早餐。

杨超月看到石小娥,就有些兴奋地向她挥手示意,然后很快就跑到了石小娥身旁,非常亲热的样子。

“注意影响。”

“有外。。。

深圳的夜,潮湿而闷热。暴雨刚歇,空气里还残留着水汽与远处工地尘土混合的气息。研发中心大楼第七层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玻璃幕墙倒映出城市零星的霓虹,像一座孤岛漂浮在黑暗之中。

纪青桐推开会议室门时,里面已经坐满了人。十几名工程师围坐在长桌两侧,有人揉着眼睛,有人正快速翻阅手中的测试报告。投影仪上显示着最新一轮固态电解质稳定性试验的数据曲线??波动剧烈,峰值勉强触及3。2伏,距离目标值仍有差距。

“昨晚第三次试样失败了。”材料组负责人张工推了推眼镜,“界面阻抗太高,充放电过程中出现了微裂纹,导致短路风险上升。”

“我们换过三种不同的复合陶瓷基电解质配方,但热压成型后的致密度始终达不到理想水平。”工艺组补充道,“设备也到了极限,再往上加压,模具会变形。”

纪青桐没说话,只是走到白板前,拿起记号笔,在上面画了一个三层结构图:研发、供应链、生产支持。

“你们说的问题,归根结底不是技术本身卡住了,而是各个环节脱节。”她声音不高,却清晰有力,“材料组要的高纯度氧化锆粉末,采购部上周才下单,供应商说最快下个月初才能到货;设备维护记录显示,等离子喷涂机过去两周停机四次,都是因为冷却系统故障,可维修单到现在还没批下来;更别说法务那边还在为一项海外专利授权扯皮,搞得我们连基础文献都不敢引用。”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我知道大家很拼,凌晨两点还有人在测循环寿命。但我们现在不是在跑百米冲刺,而是一场没有补给站的马拉松。如果后勤跟不上,再厉害的科学家也只能对着烧杯干瞪眼。”

会议室安静了几秒。

“所以……你想怎么办?”一名年轻研究员试探性地问。

“从今天起,所有跨部门事项由我统一协调。”纪青桐将笔帽啪地一声扣上,“每天早上八点召开十五分钟站会,问题不过夜。紧急资源调配我直接向杨超月报备,争取特批权限。另外,我已联系总部财务,申请临时开通绿色通道,优先支付关键物料款项。”

她转身打开笔记本电脑,调出一张表格:“这是我做的进度追踪表,每一项任务都标注了责任人、截止时间和依赖条件。从现在开始,所有人必须按时更新状态。谁拖了后腿,我不追究原因,只看结果。”

有人皱眉,但也有人点头。

就在这时,电梯“叮”地一声响起。

杨超月拎着两个保温饭盒走进来,头发微湿,显然是淋过雨。她把饭盒放在桌上,打开,是热腾腾的皮蛋瘦肉粥和小菜。

“吃点东西吧。”她说,“我没别的要求,活着把项目做完就行。”

她环视一圈,语气平静:“我知道你们很多人觉得我们在赌命。没错,这确实是赌命。但我们赌的不是运气,是我们比别人多知道一步的未来。”

她走到投影屏前,调出一组模拟数据:“按照我的计算模型,只要我们将硫化物基电解质掺入5%的镧系元素,并采用梯度热压工艺,就能有效抑制晶界扩散,提升离子电导率至少18%。这个方案还没人试过,因为它太激进??成本高、工艺复杂、失败率预估超过七成。”

“可一旦成功呢?”她看着众人,“我们将拥有全球首款可在-30℃至85℃全温域稳定工作的固态电池,能量密度突破400Whkg,循环寿命达到五千次以上。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电动车续航可以轻松突破一千公里,充电时间缩短到十分钟以内;意味着电网储能系统的寿命成本直接下降40%;意味着中国将在下一代动力电池竞赛中第一次真正领先。”

房间里静得能听见空调出风的声音。

“我不是科学家,也不是工程师。”杨超月轻声说,“但我比任何人都清楚,错过这次机会,我们就得再等十年。而这十年,可能就是整个产业格局定型的十年。”

她顿了顿,嘴角扬起一丝笑:“所以,你们愿不愿意跟我一起疯一次?”

良久,张工举起手:“我愿意试试那个新配方。”

紧接着,工艺组组长点头:“我们可以调整热压程序,分三段控温。”

设备主管也开口:“我今晚就带人检修喷涂机,保证明天中午前恢复满负荷运行。”

纪青桐看着这一幕,心里忽然涌起一股暖流。她想起母亲病重那年,医院排队等床位等了整整十七天。那时她就在想:为什么一个系统明明有资源,却总是卡在某个环节动不了?而现在,她终于有机会亲手打造一个不卡壳的机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