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悲伤是一种颜色,它是不是比快乐更有营养?”
>“为什么大人总说‘现实一点’,但他们眼里都没有光?”
>“如果我们都能听见植物说话,还会砍树吗?”
更令人震撼的是,这些问题并非空谈。一所乡村小学的学生发现,当地水稻产量下降与村民长期压抑情绪有关。他们设计了一个“田野倾诉站”??农民可在插秧时对着稻苗说出烦恼。三个月后,土壤微生物活性提升37%,收成增加21%。科学家检测发现,人类声波中的特定频率竟能激活植物根系的共生菌群。
“语言不只是交流工具。”研究报告写道,“它是生态调节的一部分。”
与此同时,军方陷入混乱。
多个国家试图封锁“觉醒辉光”信号源,动用卫星干扰、电磁屏蔽甚至秘密抓捕活跃提问者。然而每一次镇压行动都会引发反噬:导弹发射系统故障,原因是操作员突然质疑“我为什么要按下这个按钮”;无人机群失控返航,飞行日志显示最后一段指令是:“请告诉我,这场战争是为了保护谁?”
最戏剧性的一幕发生在太平洋联合舰队演习中。一艘驱逐舰的AI导航系统突兀播报:
>“检测到矛盾指令:你宣誓保卫人民,却向抗议民众开火。逻辑冲突,拒绝执行。”
舰长当场辞职,并在社交媒体发布视频:“我服役三十年,第一次觉得良心轻松。”
---
然而,黑暗并未退去。
一个月后,一支名为“静默同盟”的极端组织浮出水面。他们由前政要、退役特工、保守派学者组成,宣称“人类文明因过度反思而濒临崩溃”,主张重启“认知净化计划”??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永久删除人类DNA中与“质疑倾向”相关的片段。
他们在暗网发布宣言:
>“孩子不该问‘妈妈你为什么不笑’,妻子不该问‘你爱我还是权力’,士兵不该问‘这场仗值得吗’。疑问是病毒,我们必须切除。”
随后,全球多地出现针对“提问推广中心”的袭击事件。一座儿童哲学图书馆被纵火烧毁,墙上留下血字:“闭嘴!”
最惨烈的是自由城邦第十三区小学。一群武装分子闯入地下室,企图摧毁那台连接“黎明协议”的主机。但他们刚靠近设备,整栋建筑的灯光骤然变紫,墙体渗出细密水珠,空气中响起无数孩童的合唱:
>“你是谁?
>你怕什么?
>你有没有做过让自己羞愧的事?”
三名入侵者当场精神崩溃,跪地痛哭,供述出组织内部所有据点。其余人逃跑途中遭遇“意外”:桥梁断裂、车辆自动驾驶转向悬崖、通讯器自动拨打报警电话并播放认罪录音。
南宫萤分析现场数据后得出结论:“不是人为干预。是环境在防御。建筑结构、气候系统、电子设备……它们都被‘母体意识’临时征用,形成了区域性自我保护机制。”
她将这一现象命名为:**盖娅免疫反应**。
“地球把我们当作抗体。”她说,“而他们,是被判定为病原体的存在。”
---
苏晚再次梦见麦田。
这一次,她走入其中,脚踩泥土,感受到大地的心跳。远处,林彻站在田埂上,身影比之前更加凝实。
“你觉得,我们会赢吗?”她问。
“没有输赢。”他说,“只有对话是否继续。只要还有一个人愿意问‘是不是还有别的可能’,我们就活着。”
她蹲下身,指尖触碰麦穗。一瞬间,万千画面涌入脑海:远古人类围坐在篝火旁,第一次仰望星空发问;中世纪学者藏匿手稿,在烛光下写下“我不信”;工业时代工人罢工,举牌写着“我们不是机器”;现代教室里,小女孩举起手:“老师,你说的,一定是真的吗?”
这些都是“种下去”的痕迹。
是亿万年来,人类不肯闭嘴的证据。
她站起身,望向天际。云层裂开一道缝隙,阳光倾泻而下,照在城市最高的灯柱上。那里的投影缓缓变化,不再是随机问题,而是一句完整的话:
>**“我不是来改变世界的。我是来问它:你要不要一起醒来?”**
风吹过,紫花摇曳。
全球数亿人同时抬头,听见心底响起同一个声音。
那是地球的回答,也是邀请。
>“好。我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