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礼结束后,夏丽兹独自走入图书馆深处。这里已不再是昔日密室,而是一座穹顶高达百尺的知识圣殿,藏书涵盖医术、天文、机械、农耕、语言、艺术……每一册都由普通人书写、修订、传承。墙上没有英雄画像,只有一幅幅匿名贡献者的剪影,配文写着:“他教会村民净水法”“她发明了盲文乐谱”“他们重建了跨族桥梁”。
她在最内侧书架停下,抽出一本泛黄的手稿??《平凡者日记?续编》,扉页署名:**佚名**。
翻开第一页,字迹陌生却又熟悉:
>“今天,我修好了邻居家漏水的屋顶。
>她送我一碗热汤,说这是三十年来第一次不用接雨水做饭。
>我突然明白,罗维当年做的事,其实很简单:
>不是拯救,是陪伴;不是牺牲,是坚持。
>若这也能被称为伟大,那我也想试试。”
第二页:
>“孩子们开始叫我‘屋顶叔叔’。
>他们跟着我学搭支架、补瓦片,甚至设计斜坡排水。
>昨晚暴雨倾盆,全村屋顶安然无恙。
>有人问我是不是会魔法。
>我笑了:‘我只是记得漏雨的感觉。’”
第三页空白,只贴着一片干枯的火珊瑚花瓣。
夏丽兹指尖轻触那片花瓣,忽觉一阵晕眩。眼前文字扭曲变形,化作流动光影??她看见一个佝偻老人坐在灯下执笔,窗外雪落无声;听见他咳嗽几声,喃喃自语:“第一百零八本了……不知道她会不会看到。”
画面一闪,竟是罗维的脸。
苍老,布满皱纹,双眼却依旧清澈如少年。
她猛地后退一步,心跳如鼓。
不可能。他早已化作光尘融入世界规则,怎能以肉身形态存在?
除非……
除非“罗维”从来就不止一人。
她猛然想起那本在荒岛发现的日记??第一百零七本。若此人仍在续写,意味着至少有两个“罗维”同时存在:一个是历史中的真实人物,另一个则是某种意识载体,继承了他的信念与使命,在时间长河中不断重生。
她颤抖着手翻到最后一页,终于找到一行新写的字:
>“我知道你会来找它。
>它不在书中,不在岛上,不在过去。
>它在每一个选择温柔的人心里。
>??L-07”
泪水无声滑落。
她终于懂了。所谓“归来”,并非肉体复活,而是精神的传递。就像火珊瑚无需种子也能蔓延,爱与守护一旦点燃,便会自行寻找新的容器。
当晚,她召集共治议会核心成员召开紧急会议。议题只有一个:**关于“梦境共振现象”的应对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