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转身对马寻道:“立刻奏请陛下,拨专款建‘格物工坊’,招募铸铜、磨镜、制药工匠,全力复现此技!同时设立‘医器科’,由马天德主持,我任副职。”
马寻尚未回应,朱雄英骑马飞驰而至,翻身下马便喊:“好消息!皇上已下旨,划拨鸡鸣山旧军械库为工坊基地,年拨白银五万两,另赐匠户三百名!还派了锦衣卫千户冷锋统率护院兵马,防止技术外泄!”
众人振奋。
唯有马寻皱眉:“五万两?听着多,可造一台精密仪器就得耗去上千两,还得反复试验。这点钱,撑不了半年。”
“钱不是问题。”朱雄英神秘一笑,“昨夜我和太子密议,准备推行‘专利制’??凡发明利器者,可获朝廷十年专卖权,收益三成归个人,七成充公。这样一来,既能激励人才,又能反哺财政。”
“妙啊!”刘姝宁击掌,“如此一来,天下奇才必趋之若鹜!”
当下众人分头行动。马寻坐镇中枢,统筹人事调度;刘姝宁领马天德等人赶赴工坊,着手拆解研究“观骨镜”;朱雄英则奔赴户部,洽谈专利法案细则;马祖佑带着几名少年学子,开始整理历代航海文献,试图破解“月出西海,影照昆仑”之谜。
七日后,第一项成果诞生。
并非观骨镜,而是一台改良版“牵星板”。
原版牵星板仅能粗略测算纬度,误差极大。但在江南算学家沈文瀚与马天德联手改造下,加入可调式游标与黄铜刻度盘,并结合刘姝宁提供的球面三角公式,竟使定位精度提升十倍以上!
测试当日,众人齐聚紫金山观象台。
夜空澄澈,北斗高悬。
沈文瀚手持新式牵星板,对准北极星,缓缓调整角度,片刻后朗声道:“此刻位置,北纬三十二度一分三秒,东经一百十九度四十八分??与实地测量仅差半里!”
全场寂静,继而爆发出雷鸣般喝彩。
连一向skepticism的殷燕先也被请来见证,此刻也不得不抚须点头:“若以此法导航,舰队纵入大洋深处,亦不致迷途。此乃海疆之福!”
消息传入宫中,朱元璋当场拍案:“好!这才半个月,就有实绩!看来朕没看错人!”
当即加封马寻为“特进光禄大夫”,赐紫袍金带,允其“遇事可直奏御前”,不必经由通政司转递。
与此同时,秘阁正式开课。
首批录取三十六名少年,年龄最小者仅九岁,最大不过十五。皆经严格筛选:识字、算术过关,且需通过“心智试炼”??由刘姝宁亲自设题,考验逻辑、观察与想象力。
第一课,便震惊四座。
刘姝宁立于讲台之上,背后悬挂一幅巨大手绘图??竟是地球全貌投影图,标注七大洲轮廓(依其所知简化而成),并以红线串联郑和船队航线、马家先祖航迹及推测西洋列强扩张路径。
“同学们。”她声音清亮,“今日我要告诉你们一个真相:我们脚下的大地,是一个球。”
台下哗然。
“胡说!”一名儒生模样的少年站起,“《周髀算经》明言‘天圆地方’,岂容妇人妄改天地秩序?”
刘姝宁不恼,只淡淡问道:“你可曾登泰山之巅?”
“自然去过。”
“那你可知,登顶远眺时,远处城郭为何仿佛沉入地平线下?若大地果真平坦,理应一览无余才是。”
少年语塞。
另一女生怯生生举手:“先生,那……我们走路时,为何不觉得倾斜?”
“问得好。”刘姝宁取出一只铁球,系上细绳悬挂梁下,“此为‘重力垂线’。无论你身处何方,它永远指向地心。故而‘上下’并非绝对,而是相对于你所站的位置而言。”
她又取来橘子一枚,用炭笔画上经纬线:“这便是地球模型。你们看,当我们绕着它行走一圈,最终会回到起点??正如惠侯佑所说,一直往东走,能从西边回来。”
孩子们瞪大眼睛,似懂非懂,却又被深深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