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不在言语之中,而在倾听之间。”
第二天,他做了一件从未做过的事:走出小屋,徒步前往最近的城镇。
那里正在举行一场辩论会,主题是“是否应该关闭‘心网’,恢复个体独立性”。台上两位学者激烈争执,台下观众神情焦虑。他默默走到角落坐下,手中提着那盏油灯。
没人注意到他。
直到他轻轻将灯放在地上,点燃。
火焰升起那一刻,全场骤然安静。
不是因为光亮,而是因为他们同时听见了一声**叹息**??来自内心深处,却又不属于任何一人。
有人开始流泪。
不是悲伤,也不是喜悦,而是一种久违的“被理解”的感觉。
守灯少年站起身,声音不高,却清晰传入每个人耳中:“你们害怕被影响,是因为你们忘了,影响从来就是双向的。你的一句话,可能点亮别人;别人的光,也可能照亮你。这不是失去自我,而是找到更大的自己。”
台上的学者怔住了。
台下的青年握紧了身边人的手。
一个孩子跑上前,指着油灯问:“叔叔,这是魔法吗?”
他摇头:“这是选择。”
“什么选择?”
“选择相信,有人愿意为陌生人点一盏灯。”
全场沉默良久,最终爆发出掌声。不是欢呼,而是释然。
---
七日后,青禾来到小屋。
她带来一份最新报告:“净识会”的数据攻击已被阻断,但他们的理念仍在传播。更麻烦的是,部分国家开始限制‘心网’使用范围,称其‘侵犯隐私’、‘诱导集体癔症’。”
“你觉得呢?”她问。
守灯少年正在修补灯罩。“你觉得阳光侵犯隐私吗?”
“可阳光不会读取你的思想。”
“但它照见一切。”他抬头,“我们恐惧的从来不是被看见,而是看见之后??别人还愿不愿意接纳我们。”
青禾苦笑:“可现在,连‘接纳’这个词都快变成奢侈品了。”
他沉默片刻,忽然问:“你还记得‘群知觉醒’第一天,你看到的那个梦境图书馆吗?”
“当然。”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书架上那么多书,偏偏你拿起的那一本,写着你最深的秘密?”
她一怔。
“因为那本书一直在等你。”他说,“它知道你会来。就像这盏灯,知道我会来点亮它。我们以为是自己选择了记忆,其实是记忆选择了我们。”
青禾忽然红了眼眶。
她想起自己童年时藏在柜底的画册??画着穿白裙的女孩牵着父亲的手走在花田里。可现实中的父亲酗酒、暴戾、从未带她看过花。直到“梦疫”那天,她在图书馆翻开自己的书,才发现那幅画是真的:那是另一个时空的她,活过的另一种人生。
“所以……那些知识、那些记忆……不只是过去的回响?”她颤声问。
“也是未来的投影。”他轻声道,“我们正在编织一张横跨时间的网。每一滴泪水,每一次微笑,都在为尚未出生的灵魂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