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清平梦华录 > 5560(第28页)

5560(第28页)

宝音吃过冰甜点心,问:“这琵琶谁的?借我用用。”

斛律光:“你会?喂,不是这么拿的。”

“我喜欢。”宝音说,“好好听着。”

斛律光弹奏琵琶的动作乃是分腿、侧持,充满阳刚魅力;宝音则是端坐、直抱,长发披散,敛去飒爽英姿,脸上带着若有若无的笑意,于月色下显得柔美动人。

她身着一袭黑袍,端坐,抱上琵琶,五指一抡,乐声起。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宝音低唱道,眉眼低垂,睫毛上挂着月光。正是前朝文豪李白的《清平调》,此词传唱神州南北,竟已有近四百年之久。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宝音抬眼时,目中带着三分笑意、七分温柔,望向牧青山。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第60章南下

驱魔司重新开张,要做的事实在太多,此司乃是官吏一体,又有最紧急的事需要解决。是夜萧琨辗转反侧,躺在项弦的榻上,项弦倒是睡得很香,夏夜里两人共盖一张薄被,直到院内花草上露珠隐现,萧琨方睡着。

翌日萧琨很早就醒了,须得为同伴们提请职位,上书吏部,为驱魔司增添编制。他来到大宋后,这等文书往来大多由项弦代劳,这次萧琨决定自己写折,毕竟有重要的意义。

厅内,乌英纵也已早早地起身,他总是第一个起床,从前习惯了为项弦安排洗漱与茶水,站在一旁伺候,如今还得预备一大家子的早饭。

萧琨坐上案前,摊开奏纸,乌英纵便过来磨墨。

“这些日子里,辛苦你了。”萧琨很喜欢乌英纵,平时却很少与他说话,毕竟乌英纵在除潮生之外的其他人面前,话都很少。

“不辛苦,”乌英纵说,“萧大人来到老爷身边后,反而轻松了不少。”

萧琨明白话中之意,从前乌英纵的注意力都在项弦身上,一举一动,俱围绕着项弦,不仅担忧主人的安危,更时刻注意着主人的心情,现在有了萧琨替他分摊,反而让乌英纵轻松许多。

乌英纵欲言又止,萧琨开始写折,随口道:“想问什么就问,老乌,你我也是自家兄弟,不要拘束。”

乌英纵在下侧坐了,看着萧琨手上的红绳,想了想,问:“会稽家里一切都好么?”

萧琨答道:“一切都好。”

乌英纵:“老夫人身体如何?”

“她很好,”萧琨答道,“与她的弟子们常常在一处,有说有笑。”

乌英纵说:“老夫人很豁达。”

萧琨“嗯”了声,考虑月俸该定在多少才合适。乌英纵又感慨道:“老爷虽在童年便已离开了家,但太爷与老夫人从未红过脸,让他的性情也变得无忧无虑,爱谁就是谁。待家人、待朋友从来就是一心一意。”

萧琨笑了笑,说:“我很羡慕他,只因我无父无母,师父也从未教过我,如何去爱别人。”

去了一次会稽后,萧琨发现确实如此,自己对他人常常抱着不信任的态度,疑心也很重,而项弦家庭温暖,父母相敬如宾,令他不吝于表达自己的爱。

乌英纵又说:“上回老爷吩咐,为您寻找上京益风院孩子们的下落,这几日里,康王那边有了答复。”

萧琨动作一停。

乌英纵说:“目前确实找到一些孩童,但尚未确认身份,也有在战乱中失去家人的,共四十七数,都是辽人,不方便带来开封,暂时送到了洛阳,用老爷的钱,抽出一笔安置着。”

“都找着了,”萧琨的声音发着抖,“一个也没有少。”

“是,”乌英纵说,“不幸中的万幸。”

萧琨沉默许久,才慢慢平静下来。

乌英纵:“您要去洛阳看看么?”

“现在先不,总归有机会。”萧琨整理心情,将注意力转回到奏折上。

“你觉得俸禄该申领多少?”萧琨知道这种事问项弦,项弦只会说“随便”,唯独乌英纵管家,只看他需要罢了。

乌英纵想了想,说:“按五品计,京官年俸应为四十六两白银,但驱魔司较之其他官署更辛苦……”

“这么多!”萧琨震惊了,当初他在上京时为驱魔司正使,身兼太子少师,也仅有五十两银的年俸,这五十两已经足够支撑整个驱魔司的运转,以及延请仆役、人情往来、夏衣冬裳,还能接济数十个孤儿。

乌英纵想了想,说:“咱们司中官吏不分,毕竟须得常出差,每人六十两银,想必吏部是不会有异议的。像我这样,跟着老爷的年份久了,还可再申领四两。阿黄也有一年二十两的俸禄。”

“看不出你还挺有钱。”萧琨笑着摸了摸一旁鸟架上的阿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