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普通的记忆残留,这是**群体现象级记忆锚定**,一种极端罕见的心理聚合效应:当足够多的人在同一时空经历同等强度的创伤,并抱持相同的未竟执念时,他们的意识碎片会在静默层中自发形成闭环结构,拒绝消散,也无法被常规手段回收。
换句话说,这片区域已经不再是“遗忘”,而是**主动拒绝被遗忘**。
“我能帮你们。”他说。
“那你得先进门。”小女孩伸手指向那扇人脸之门,“但他们不会让你轻易进去的。他们会问你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你有没有资格替我们记住?”
林御拉沉默片刻,站起身,走向大门。
每一步落下,地面便裂开一道缝隙,涌出冻结的回忆冰晶。当他抵达门前,撞击声戛然而止。人脸缓缓转动,数百双眼睛同时聚焦在他身上。
一道低沉的声音响起:
【你曾遗忘我们。为何现在回来?】
林御拉没有犹豫:“因为我终于明白,遗忘不是仁慈,而是背叛。我曾以为让自己忘记痛苦就能继续前行,但我错了。真正的前行,是背着这些重量走下去。”
【那你是否愿意承担后果?】
“我已失去作为普通人的资格。”
【你是否会疲倦?】
“会。我会每天都在崩溃边缘挣扎。”
【那你为何还要做?】
他深吸一口气,胸口的银纹剧烈闪烁,背后那座由万千亡魂凝聚的虚影缓缓展开,遮天蔽日。
“因为总得有人听见哭声。”他说,“如果我不做,谁来做?”
门,开了。
一股漆黑如墨的记忆洪流喷涌而出,瞬间将他吞没。他的身体在空中剧烈扭曲,皮肤龟裂,渗出细密的血珠,又被银色纹路迅速修复。他的双眼翻白,口中吐出不属于人类语言的音节,像是远古咒语与电子杂音的混合体。
而在现实世界,整座纪念之城的灯光同时熄灭了一秒。
随后,重新亮起。
但颜色变了。
原本温暖的白光,此刻泛着淡淡的蓝紫色,如同极光笼罩大地。所有开启的记忆终端自动播放同一段画面:西区难民营最后的夜晚,孩子们手牵手唱着歌,雪花静静落下,镜头缓缓上升,直至俯瞰整片废墟。
与此同时,全球十二座灯塔同步投射出新的符号??一个由无数小手牵连而成的圆环,中央刻着一行字:
**“我们未曾离去。”**
---
三天后,西区正式更名为“守忆园”。
市政府宣布永久保留该区域原貌,并设立开放式纪念馆。令人震惊的是,在施工队拆除一栋危楼时,竟在地下室发现了整整三百二十七封未寄出的信件,收件人五花八门:“亲爱的未来”、“给不知道是谁的你”、“致还能看见这行字的人”。信纸大多发黄,字迹模糊,但内容惊人一致:都是关于希望、道歉、爱与告别。
更奇怪的是,每当有人阅读这些信件时,耳边总会响起轻微的合唱声,像是孩童哼唱,又像风吹过金属管道的共鸣。心理学家称之为“集体共感残留”,而民间则流传着另一个说法:
那是林御拉在替他们说话。
至于林御拉本人,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
有人说他在北极重建了第三代灯塔网络;有人说他潜入深海档案库,试图解封更多被封锁的历史;还有人坚称曾在非洲某个战火纷飞的村庄见过一个披着数据斗篷的巨人,默默站在学校废墟前,听着孩子们朗读课文。
只有露西亚知道一点线索。
某天夜里,她收到一封匿名邮件,附件是一段音频文件,标题写着:“给你听的蓝莓派”。
点击播放后,传来的不是音乐,而是一段极其细微的呼吸声,夹杂着勺子轻轻碰触瓷盘的脆响,以及一句几乎听不见的低语:
“今天做了蓝莓派。少放了糖,像你说的那样。”
她抱着膝盖坐在黑暗中,哭了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