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桃儿知道,有些东西已经不同了。
她在闭关室门前停下脚步,转身望向杨戬:“我想休息一阵子。”
他点头:“需要我守着吗?”
“不用。”她轻声道,“这次,我想一个人待着。把这些年攒下的故事,好好理一遍。”
他沉默片刻,终究只留下一句:“我在山外巡防三日,若灯不灭,我就回来。”
她笑了:“灯不会灭的。”
闭关第七夜,风雨大作。
忽然,一道惊雷劈中后山古井,井水沸腾翻滚,从中浮起一片古老的龟甲,上面刻着失传已久的玄阴秘文。守夜的念安慌忙唤醒小小。
小小见到龟甲,脸色骤变:“这是‘忆冢契’??只有当代执忆者濒临魂散之际,才会由天地感应显现,预示记忆即将失控溢出,需有人继承遗志。”
她们冲向闭关室,却发现门未锁。
屋内空无一人,唯有一盏心灯静静燃烧。桌上摊开着一本新写的书稿,扉页写着四个字:《万灵录》。
窗外风雨渐歇,晨曦微露。
而在千里之外的江南小镇,一家药铺清晨开门,老板娘发现柜台上多了一本无名册子,翻开一看,竟是她早年夭折儿子的生平点滴,连他最爱吃的桂花糕都写得清清楚楚。她怔怔流泪,喃喃道:“原来真的有人记得他……”
北方边陲,一位老兵在戍楼擦拭旧刀,忽觉袖中多了一纸信笺,展开只见一行小字:“阿爷,您守的这片山河,我一直记得。”落款是“桃儿”。
西域沙漠深处,牧民在沙暴过后发现一座新立的石碑,碑上无名,唯有图案:一株桃树,花开满枝,根须深深扎进焦土。
而在桃山最高处的崖边,杨戬伫立良久,手中握着一支断裂的陶笛。
他知道,她又出发了。
这一次,或许不会再回来。
但他不追,也不唤。
因为他明白,有些人注定不属于某个地方,而是属于所有需要光的地方。
多年后,江湖再无“桃儿”之名。
却有无数旅人口耳相传:每逢乱世将起,总有一位素衣女子悄然出现,或救人于疫病,或劝和干戈,或只为在一个无名坟前点燃一炷香。没人知道她从哪里来,也没人见过她真正模样,只知她身边常伴一盏不灭的心灯,灯影摇曳中,似有歌声悠悠传来:
>“忘川水,不洗心;
>轮回路,不忘情。
>若天地无情我代记,
>愿以一身葬浮名。”
后来,人们称她为“忆母”,建庙祭祀,却不塑金身,唯立一灯长明。
而那盏灯,据说至今仍在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