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相国在上 > 251熬鹰(第4页)

251熬鹰(第4页)

言罢,飘然而去,不留痕迹。

当夜,李昭依言寻至城南陋巷,果见一间破屋内坐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琴师,双目失明,怀抱古琴。

他静静坐下,道:“请弹一曲。”

老人不语,拨弦而起。

第一曲,悲壮激昂,似铁马金戈,烽烟滚滚;

第二曲,幽怨缠绵,如孤臣泣血,忠魂难归;

第三曲,骤然转为清越高远,宛如鹤唳九霄,破雾穿云。

曲终,老人缓缓开口:“来者可是李将军?”

“正是。”

“沈相让我告诉你??‘松’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组成的暗阁,名为‘靖安司’,表面隶属御史台,实则由先帝晚年秘密设立,专司监察百官,连宰相亦在其监视之下。如今,他们已渗透六部,掌控言路,意图借裕王之事,逼沈相退位。”

李昭浑身一震。

“那我现在该怎么办?”

老人轻抚琴弦:“静观其变,待其自露马脚。切记,不要急于揭破,否则反遭其噬。沈相之所以让你看到这些,是因为他相信,你不仅能守住朔州,更能守住这片江山最后的清明。”

月光透过窗棂,洒在断弦之上,泛起点点银光。

李昭走出陋巷,抬头望天,乌云渐散,星河璀璨。

他知道,前方仍有无数风雨,但他不再恐惧。

因为他终于明白,所谓“相国在上”,并非只是仰望一人权威,而是传承一种信念??哪怕世人误解,哪怕孤独前行,也要守住初心,不负苍生。

数月后,京城风云突变。御史台突然弹劾沈砚专权跋扈、结党营私,要求其致仕归田。朝中顿时哗然,支持者与反对者激烈对峙。

就在此时,李昭联合北方七镇节度使,联名上表,称“朔北将士皆感沈相恩德,愿以性命担保其忠贞”,并请求皇帝赐予“镇国柱石”金匾,永镇朝纲。

与此同时,那份曾被截获的伪诏原件、秦烈遗书、以及“靖安司”部分罪证,通过隐秘渠道流入民间,迅速传遍天下。

舆论倒戈,民心归附。

最终,皇帝下旨:沈砚留任相国,加封太傅,子孙世袭爵位;“靖安司”被裁撤,相关官员革职查办;裕王贬为庶人,流放岭南。

尘埃落定那日,李昭再次独坐庭院。

春风拂面,柳絮纷飞。

屋檐下,铜铃轻响。

他仰望星空,轻声说道:

“相国在上……山河无恙。”

远处烽燧台上,那盏孤灯依旧明亮,照亮黑夜,也照亮人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