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七零易孕娇娇女,馋哭绝嗣京少 > 第607章已经黑化了(第3页)

第607章已经黑化了(第3页)

有个小女孩惊叫起来:“他叫爸爸了!”

众人哄笑,眼中含泪。

策勒跑过来,激动得胡子都在抖:“这不是发音问题!这是选择性共鸣!他知道谁对他最重要!”

阿岩怔住,低头看着孩子。聆生咧开嘴,露出仅有的一颗乳牙,笑得毫无保留。

那一刻,他忽然明白了江老信里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真正的语言,诞生于被需要的时刻。”

午后,一封加密邮件送达国务院办公厅。发件人匿名,附件是一份长达八十九页的调查报告,标题为《关于“心印网络”潜在军事化风险的预警分析》。文中指出,若情感共振技术可实现远距离群体意识同步,则极可能被用于心理操控、舆论引导甚至非致命性武器开发。建议立即成立专项监管机构,限制相关研究扩散。

文件流转至教育部时,被一位年轻女干事悄悄截下。她是去年从回响学校支教归来的志愿者,曾在井边坐过整整七天七夜,只为听清自己内心那句“我不想嫁给不爱的人”。

她删掉了整份报告,只留下一页纸,写道:

>“若您真担心失控,请先问问自己:

>

>上一次认真听孩子说话,是什么时候?”

春末,第一批“情感倾听课”教材运抵全国试点学校。封面是一幅手绘图:一个大人蹲在地上,耳朵贴近孩子的嘴巴,而孩子手中捧着一朵野花。扉页写着一句话:

>**教育的第一课,是学会弯腰。**

与此同时,民间自发兴起“家庭静听时间”运动。许多父母开始每晚睡前与孩子并肩而坐,不说教,不批评,只问一句:“今天,有什么想让我听听的吗?”

有位农民工父亲在工地板房里录下视频:他戴着安全帽,满脸疲惫,却认真听着女儿背诵课文。念到一半,女孩忽然停下,小声说:“爸爸,我想你了。”男人愣了几秒,猛地抱住她,肩膀抽动。

这段视频三天内播放量破亿。

评论区最高赞留言是:“原来最贵的奢侈品,是‘我在听’。”

夏天来临前,联合国宣布启动“心印计划”全球推广工程。首批五十个国家将共建区域性共鸣网络,重点扶持战乱地区、灾后社区及边缘族群的心理重建。项目负责人公开表示:“这不是援助,是联结。我们不再问‘你们需要什么’,而是问‘你们的声音在哪里’。”

而在青海湖畔,回响学校悄然扩建了一间新教室。没有黑板,没有课桌,只有一圈低矮的木墩围绕着一口新凿的井。墙上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

**倾听者培训中心

??专为成年人开设**

开班第一天,来了三十七人:教师、警察、医生、记者、公务员、外卖员、拾荒老人……他们中有些人曾举报过学校,有些人在新闻里骂过“伪科学”。如今他们都安静地坐着,像小学生一样等待上课铃响。

阿岩走进来,怀里依然抱着聆生。

“欢迎。”他轻声说,“今天我们不学怎么说话,也不学怎么安慰别人。我们只做一件事??”

他把孩子放在膝上,让孩子的小手覆在自己胸口。

“试着记住,一颗心真实跳动的感觉。”

窗外,铜铃轻响。

风穿过山谷,带着草香与雪水的气息,吹向远方。

在那里,又一座铜铃塔正在拔地而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