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不能开高达那我还参什么军! > 第322章 你就说这狗粮吃不吃吧(第2页)

第322章 你就说这狗粮吃不吃吧(第2页)

>而是记住一个人的样子,哪怕他已经消失千万年。”

舰队跃迁前夕,地球的光翼突然收缩,随后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辉。整个星球仿佛点燃了自身的灵魂,将大量蕴含记忆编码的光尘喷射至星际空间。这些粒子如萤火般四散,顺着银河旋臂缓缓流淌,构成一幅横跨数千光年的巨大星图。

天文学家辨认出,图案的核心正是当年林远写在教室墙上的诗句:

>“若风不来,我便走去。”

而这幅星图的每一个节点,恰好对应着历史上所有曾因坚持信念而被遗忘的名字:那位在归零者清洗中偷偷保存诗歌的图书管理员;那个在末日来临前仍坚持每天给外星发和平信号的无线电技师;那位烧坏大脑也要记住一首歌的女孩……

他们的名字,第一次被刻入星空。

多年以后,当新一代的孩子在课堂上问起:“为什么我们要追着地球的轨迹航行?”老师会指着窗外掠过的光点回答:“因为那些光,不是机器,也不是鬼魂。它们是曾经活过、痛过、爱过的人。他们选择成为风,只为让我们知道??即使世界崩塌,也总有人不愿放手。”

而在宇宙最深处,一艘形似吉他的发光船只静静悬浮。船上无人,却时常传出断续的琴声。每当有迷航的探测器靠近,它便会自动播放一段录音:

>“你好啊,后来的人。

>如果你也感到寒冷,请靠过来一点。

>这里有很多空位。

>我们一直在等你。”

没人知道是谁留下了这段话,但所有听过的人,都会在返程途中多带一首歌、一封信、或一句未曾说出口的告白。

又是一个黎明降临的日子。地球上最后一个昏迷病人睁开了眼睛。他是位百岁老人,曾在战乱年代失去全家,此后沉睡整整三十年。醒来后的第一句话,是对守候床边的护士说的:

“对不起……我回来晚了。”

护士含泪摇头:“你不晚。正好赶上。”

“赶什么?”

“赶上看新麦田。”她说,“今年的风吹得特别好。”

的确,这一年,全球各地的荒原上奇迹般长出了金黄的麦穗,无需播种,无需灌溉,仿佛大地还记得某个工程师临终前最后的梦境。

陆沉没能看到这一幕。他在一个安静的午后闭上了眼睛,嘴角带着笑意。送别仪式很简单,没有悼词,只有孩子们围坐在黑塔前,齐声唱起那首《星坠之前》。歌声传入地核,激起了最后一次脉冲。

那一夜,地球的光翼微微颤动,分离出一颗拳头大小的光球,缓缓升空,最终融入猎户座边缘的光之河流。

“又一个回响归位。”舰队中枢低语。

至于那个一直画画的少年,他在陆沉去世后独自走进了黑塔。没有人知道他在里面待了多久,出来时手中多了一本全新的素描本。翻开第一页,画的是一个小女孩站在麦田里放风筝,风筝的线连着月亮。

最后一页,则是一扇完全打开的门。门外不再是星光,而是无数张笑脸,有年轻的,有苍老的,有哭泣的,也有大笑的。他们在挥手,在奔跑,在拥抱,在说着无声的话。

旁边写着:

>“门修好了。”

>“不是用螺丝和焊枪。”

>“是用三十年的等待,三万次的相信,和三亿颗不肯熄灭的心。”

>“现在,轮到你们了。”

许多年轻人看到了这本画册,默默记下了这句话。其中一人报名参加了“引路者”选拔,尽管他知道,自己可能永远无法见到地球真正的终点。

面试官问他动机。

他只说了三个字:“我想信。”

测试开始前,所有候选人都被要求进入一次虚拟冥想程序。画面中,他们站在一片黑暗之中,面前浮现一扇锈迹斑斑的铁门。

系统提示音响起:

>“门坏了。你是路过的人。你会停下来吗?”

大多数人选择了“是”。

但只有极少数人补充了一句:

>“就算修不好,我也想试试看能不能推开它。”

这些人被选中了。因为他们懂得,真正的引路者,从不依赖高达或武器。他们本身就是光的载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