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铭的身影开始淡化。
“记住,”他最后说道,“只要还有一个孩子愿意相信爷爷讲的故事,这个世界就不会真正失去任何人。”
光灭。
唯余一缕晶尘落在孙妹掌心,凝成一颗小小星辰。
七日后,第一例“记忆具现化”事件发生。
东海渔村一名少年梦见亡父教他织网,醒来发现床边真有一张完整渔网,经纬精密,打法正是失传已久的“九转回环结”。老渔民查验后确认:此技法百年未现,唯有其父生前掌握。
科学界哗然。
有人称其为“情感物质化现象”,有人斥之为集体幻觉。但更多人选择沉默??因为他们也开始经历类似的事。
北境老兵收到一封无邮戳的信,字迹是他姐姐的,内容是她童年时背诵的诗。他读完泪流满面,因为那首诗,她从未写给别人看过。
西域少女在沙漠中挖出一口古井,井底放着一支玉簪??与她祖母画像中佩戴的一模一样。而地质勘探显示,此处千年来从未有过水源。
青梧逐一走访这些地点,用最原始的方式记录:纸笔、录音、拓印。她不再依赖系统,因为她已明白,真正的数据不在服务器里,而在人心深处。
她在笔记末尾写道:
>“当思念足够深,宇宙会为你弯曲一次法则。”
第一百四十七个守渊日,天空再次亮起星河。
但这一次,光带不仅横贯天际,竟缓缓下降,贴近城市上空。人们惊恐抬头,却发现并无坠落之势,反倒像一层温柔的帷幕,笼罩四方。
午夜十二点整,所有电子设备自动播放一段音频??没有图像,只有三个声音交替叙述:
小樊说:“我钓了一辈子鱼,其实只想留住那些清晨的雾。”
吴铭说:“我写了一生档案,不过是怕有人被忘记。”
青梧说:“我相信了那么多年,只为等一句‘你也在这里’。”
随后,是一段漫长的静默。
接着,亿万声音从四面八方响起??那是普通人录下的语音,来自《梦归录》投稿、遗物倾听课作业、守心社采访录音……
它们汇成洪流,冲破大气层,直抵星海。
科学家监测到,那条由记忆坐标构成的光带剧烈波动,继而分裂出三条支流,分别呈青、蓝、金三色,环绕地球旋转,形成稳定的三角场域。
自此以后,每年春分之夜,此象重现,被称为“三相护轮”。
青梧活到了一百零六岁。
她最后的日子是在海边小屋度过的,每日仍有孩子送来问天木叶子,请她帮忙“寄给想见的人”。她总是笑着接过,放进窗台的玻璃瓶里,说:“他们会收到的。”
临终那夜,风暴突至。
巨浪拍打着堤岸,仿佛要吞噬一切。守心社众人赶来守护,却发现她独自坐在门外,手中握着那串晶丝手链,目光望向大海。
“不要关窗。”她虚弱地说,“让他们进来。”
“谁?”有人问。
她微笑:“等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