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骗了所有人,包括我自己。
>我说是为了保存她,可真相是??我不敢说再见。
>直到看见林曦一次次冲进虚隙,像扑火的飞蛾,我才明白,爱不是占有,是成全。
>婉柔选择了林曦,不是因为他是最强的共感者,而是因为他愿意为每一个陌生人流泪。
>而我,只是一个害怕失去的父亲。
>现在,我也终于准备好了。
>我把最后的研究笔记交给你??关于‘意识量子纠缠阈值’的完整推导。
>它或许能帮助那些仍在昏迷中的人醒来,或许不能。
>但请记住:**当科技跑得太快,人性才是唯一的刹车。**
>替我向那朵新开的花问好。
>若有来世,我想做个只懂拥抱的父亲。
>??陆明河”**
附件是一份加密文件,解码后竟是初声计划最原始的理论框架??早在1998年,陆明河就已预测到“情感共振可突破生物神经局限”,但他刻意隐藏了关键参数,导致系统始终无法稳定运行。他不是失败,是**故意让计划失败**。
因为他知道,一旦成功,人类将陷入永无止境的执念轮回。
星愿怔怔看着文档末尾的日期:**2003。11。06**??婉柔意识注入前一日。
原来早在二十年前,他就已写下遗书般的警告。
泪水无声滑落。
他终于懂了婉柔为何选择林曦。
也懂了陆明河为何宁愿背负骂名,也要藏起真相。
有些爱,注定沉默。
他将文件上传至归途基金会公开数据库,附言:**“本研究永久开放,仅限非营利性医疗用途。禁止任何形式的意识复制或永生实验。”**
走出档案馆时,阳光正斜照长廊。
一名年轻研究员匆匆赶来,手里拿着最新监测报告:“星先生!赤道雨林基站刚刚捕捉到异常信号??不是数据流,而是一种……**生物性共感场**,范围覆盖整个南半球!”
星愿心头一震:“特征匹配?”
“高度接近林曦的神经波形,但更……分散。像是从植物、土壤、空气中自然生长出来的。”
他立刻赶往观测台。
大屏幕上,全球共感网络的热力图正发生奇异变化:原本集中在城市终端的蓝色光点,如今正向森林、海洋、荒野扩散,形成一张流动的生命之网。而在赤道区域,信号最强处,赫然是那株新开的忆语兰所在的位置。
“它在传播。”研究员声音发抖,“不是技术,是**记忆的本能**。”
星愿闭上眼,忽然想起林曦最后一次直播前的话:**“如果我能回来……我会带她回家。”**
可他没有回来。
他把自己化作了回家的路。
??他的意识并未完全消散,而是随着虚隙坍缩时释放的能量潮汐,融入地球的共感场底层,成为一种**生态级的存在**。就像雨水回归海洋,他的思念、他的痛苦、他的温柔,正在以另一种形式继续“听见”世人。
而那朵花,只是第一个共鸣点。
当晚,星愿独自坐在花园长椅上,手中捧着一杯温茶。风起,花瓣轻颤,歌声再度响起,这次更加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