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满摇头:“我不识字。”
老道士沉默片刻,忽然笑了:“可你听得懂歌谣,对吗?那就够了。文字可以学,心若不通,万卷也无用。”
当夜,他在洞中燃起篝火,逐字为她讲解《辨伪录》终章。
沈砚写道:“伪神不死,因其根植于人心之怯。百姓怕记痛,官吏怕担责,帝王怕失权。故真相之敌,非一人一姓,而是集体的遗忘。阿星焚心以醒世人,然火焰终会熄灭,唯有薪柴不断,光才能延续。守夜人非职,非位,非名,乃愿也。凡愿持真者,皆可为灯。”
林小满听罢,久久不语。次日清晨,她走入山洞,在那面刻满名字的岩壁前,拿起炭笔,在“阿星”之下,写下自己的名字:
**林小满,第十二代守夜人,承火种,未归。**
笔落刹那,洞外风雪骤停,观星井残片嗡鸣三声,似在回应。
***
与此同时,西陲祭坛遗址。
荒漠之中,沙尘暴肆虐。一支盗墓团伙掘开地下祭坛残骸,妄图寻宝。他们挖出一根断裂石柱,柱底竟渗出黑血,腥臭扑鼻。有人好奇触碰,瞬间双目翻白,口中吐出古老咒语:“献七十二魂,安天下太平……”
其余人惊恐后退,却发现四周沙地开始蠕动,无数枯骨从地下爬出,空洞的眼窝中燃起幽蓝火焰。天空乌云密布,一道裂缝缓缓开启,仿佛有巨口即将降临。
就在此时,一道蓝光自北方疾驰而来,如流星坠地。光芒散去,现出林小满身影。她不知如何来到此处,只觉胸口晶体剧烈跳动,牵引她前行。
她站在祭坛中央,望着那道裂隙,轻声道:“你们还想再来一次吗?”
话音落下,黑雾凝聚成脸,正是当年伪神残魂,嘶吼道:“你不是阿星!你只是个无名村女!我不惧你!”
“你怕的从来不是阿星。”她平静回答,“你怕的是??又有一个不怕死的人站出来。”
她闭目,双手合十,将晶体置于心口。刹那间,三百六十个名字在她脑海中齐声诵念,如同洪钟震荡。她未曾修炼焚心诀,却以纯粹信念引动记忆之力,将自身化作临时容器,承接所有冤魂之愿。
地面震动,九根石柱残骸逐一亮起,虽断犹燃。每一根上,浮现出新的名字??不再是“容器”,而是自愿前来镇压邪祟的义士:有洛阳街头高喊“阿星没死”的流浪艺人,有江南掘坟寻父的老农,有西北带兵逼宫的副将,还有无数默默记下真相的普通人。
他们的灵魂并未消散,而是选择留下,成为新一代守夜者。
伪神怒吼,黑雾翻腾,欲吞噬一切。林小满张开双臂,以身为盾,晶体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如朝阳初升,刺破阴霾。
“你们忘了多久?”她高声质问,“你们忘了赵二牛的手腕铁牌?忘了沈清漪刑场回眸?忘了林晚舟夹墙血书?忘了阿星焚身为星?”
“可我记得!我们记得!”
轰??!
光与暗相撞,天地失色。三日后,风沙平息,祭坛彻底崩塌,化为齑粉。黑雾消散,再无痕迹。
而林小满,倒卧于废墟中央,气息微弱,衣衫尽碎,肌肤龟裂如干涸河床。晶体黯淡无光,似已耗尽力量。
就在她即将闭目的刹那,远处传来脚步声。
一个少年背着竹篓走来,脸上脏兮兮的,却眼神明亮。他蹲下身,轻轻握住她的手,从怀里掏出一本破旧小册子,翻开一页,上面歪歪扭扭写着三百六十个名字。
“我娘说,每天念一遍,就能保平安。”他说,“我念给你听好不好?”
林小满嘴角微扬,泪水滑落。
她听见了,那声音虽稚嫩,却坚定无比:
“赵二牛、白芷、沈清漪、林晚舟、阿星……”
一个接一个,如春风拂过冻土。
晶体忽然微微一震,一丝蓝光重新亮起,顺着少年的手流入他体内。他怔了怔,抬头望向远方雪山,喃喃道:“我好像……记得一些事。”
林小满笑了。